
《三体》 一是宇宙社会学的序章与铺垫:《三体》二是宇宙社会学盛大登场:黑暗森林、猜疑链、技术爆炸;《三体》三3揭开宇宙社会学的终极推论。《三体》一是人类视角,《三体》二是星际视角,《三体》三最后部分切换到上帝视角──人类已经不复存在,其终结在宇宙中渺小得不值一提。刘慈欣宇宙社会学与John Mearsheimer进攻性现实主义政治学之间有几乎一一对应的要点:生存是国家的最根本要求──生存是宇宙文明的最根本要求;国家间的无政府状态──宇宙文明之间的无政府状态;每个国家都对其他国家的意图无法完全放心──猜疑链。如果两者有什么区别,区别只在宇宙社会学更为黑暗。安全不仅仅是零和游戏,还是要么生存要么死亡的更极端的零和游戏。获得安全者生存,失去安全者灭亡,没有中间地带,没有过渡,没有缓冲。 【详细】
捷克作家哈维尔在《无权者的权力》中,讲到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捷克斯洛伐克的一种情形:瓜果店老板在自己的摊位前拉起一道横幅,上书一条著名的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对此,哈维尔分析认为,瓜果店老板并不关心贴出标语的内容和语义内容,他并非出于任何个人内在的要求而将标语的内容公之于世,他甚至并不在乎一般的任何人是否阅读或理解标语的内容。发布这条标语信息的真正接受者只有一个——他的上司。他在无意识中向其上司表明,自己认同国家意志的最高原则,这也就意味着服从国家意志所规定的现实秩序,因此有权在这里生存下去。瓜果摊子是他的领地,需要一条横幅表明自己对强大的“真理”的认同和归顺。跟“真理”在一起是安全的。红色条幅如同一道辟邪的符咒,用来阻止来自外部的任何威胁。 【详细】
当时浸礼会对受洗者有严格要求。只有那些从小品行端正的人,才有资格加入。不要说赖帐的进不去,就是爱跳舞、爱打牌、经常上馆子的都进不去。进了教派,就相当于拿到了道德合格证,在商场就有了信用。不但本地人信得过,就是出远门,只要亮出教会的受洗证明,人们也会放心借钱给他,赊购更没问题。就算一时银根紧,债主知道,教派为了自身的声誉也会担保他,展延几天没关系。反之,如果某人因为道德问题被教派除名,生意倒闭的日子,通常也不会隔得很远。正是这样的教派,使得负债经营最终成了美国生活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 商业交易需要一种简单的诚实:不卖假货,不付伪币。而在美国内战结束后的经济起飞时期,这一诚实主要是由新教教派保证的——或者说,并不是像国人通常以为的那样,商业诚实仅靠法律强制。 【详细】
安德鲁·默顿撰写的《戴安娜:她的真实故事》记述了皇室宣布两人订婚后,温馨甜蜜背后不为人知的凄楚一面。单以穿衣为例。一方面,她要迎合皇室的品味。一次她挑了一件黑色低胸晚礼服,原本以为黑色是万无一失的颜色,怎料查尔斯却不以为然,面露不悦地说,只有参加丧礼的人才穿黑色;另一方面,她要防范那些烦人的记者,保持端庄优雅的形象,例如给裙边加重以防被风吹起。记者们处处设下陷阱,一次她答应停下来摆好姿态让记者拍照,条件是让自己尽快离开。不料摄影师却在她背后打强灯,使她的棉裙显得有些透明,一双美腿展露在全世界人眼前,惹来查尔斯一顿牢骚。她更担心宫廷礼仪。一次她获邀到皇室别墅度假,随意坐在会客室的一把椅子上,却惹来异口同声的喝止:“别坐在那里!”原来那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座椅。戴安娜常常以泪洗面……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