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AK步枪:演绎一部血和肉的当代史

    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步枪(即前苏联发明的AK系列突击步枪)是“世界上最为人知的武器,也是世界上最为人知的东西。”AK步枪已经超出了物体的范畴,它见证了当代世界史。从苏联和西方阵营的对抗,到冷战后在全球的泛滥,几乎每个冲突地区的每次暴力行动,都有它的身影。        齐沃斯在《枪》(The Gun)中写道,枪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事情,它们是观察其他事情的镜头,非常有用。因此,追溯AK步枪的起源并不仅仅是在纵观自动武器的发展进化,而是前去斯大林和赫鲁晓夫时代的苏联,体会那时全国的焦虑、恐惧和谎言。这是一场严肃的旅行。AK步枪的故事其实是一种手法,用来审视和理解苏联官方欺骗和宣传的产生及运作。这种宣传使得追求难存于世,但也使得追求弥足珍贵。名枪的历史

苏联时代:AK步枪用来粉碎自由运动

    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符号化转变是一个令人着迷的课题,因为它展示了政府和战斗人员是如何看待它们自己的;而围绕在这支步枪周围的大量谎言也使其更有意思。在克林姆林宫看来,AK步枪是国防和解放用的工具。但其首次使用却根本不是为了防卫,而是为了粉碎苏联在欧洲的卫星国家的自由运动。之后,卡拉什尼科夫步枪又被用来射击那些手无寸铁,逃离苏联阵营,向往西方的平民。【详细

冷战后:AK步枪是恐怖组织践踏人权的绞肉机

  苏联解体后,库存的大量武器尤其是AK步枪外流,成为世界上冲突地区的常见暴力装配。在许多国家,整个地区都在自身政府的影响之外,因为本地人的愤怒往往伴随着AK步枪,而后者催生了法律制度的缺失,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犯罪、反叛、暴动、和对人权的践踏。比如非洲的上帝抵抗军,在其控制下社会和经济毁于一旦,比如阿富汗、伊拉克甚至全球的恐怖分子手中都常握着AK步枪。 【详细

《战争之王》:真正操纵AK步枪的是谎言政治

   不是说没有AK步枪,世界就不会有战争,它只是被人性贪婪操纵。正如《战争之王》中所言,“他们叫我战争之王,但我想你才是。”凯奇说,“接近暴力是每个人的天性”。“每一个在非洲的派系,喜欢给自己起一些高尚的名字,解放这个,爱国那个,或者共和或民主什么的,也许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地球唯一喜欢战争的民族,往往最残忍的暴行都出自声称自己为自由战士的人们。” 详细

 
往期回顾

卡拉什尼科夫:有罪的是政客

    我从童年就喜欢写诗,如果有一天,世界上再也不需要我设计的自动步枪,也不需要其他武器了,那是我最想看到的。假如我能活到那一天的话,我觉得自己才是真正幸福的人。有人问我每天都有人被我设计的枪支所杀害。但是,我对他说,这不是枪械设计者的罪过,而是政客们的罪过,是他们不能和平地解决争端。我设计的武器是用来保卫祖国的,只有这样它才能体现真正的价值。打个比方,在现实生活中,您绝不会因为醉酒的司机撞死了您的亲人,而去怪罪汽车制造商吧!?我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去开发非军队用,而是“为驱散游行人群用”的武器,但苏联内务部和税务警察等强力单位又需要比AK系列精巧方便的武器。于是他们找到伊兹马什厂,开发出令他们满意的“野牛”冲锋枪。后来在车臣战争中,不少俄罗斯军人非常喜欢在巷战中使用“野牛”。【详细

吴澧:阿乡上大学

   时间久了,小农发现,农村经验其实给俺提供了一个很宝贵的另类角度,往往令小农言他人所不能言。某次听讲座,讲到现在已是重阳美院副院长的徐冰,他轰动北京的一次“画作”,是把一头公猪赶进书房,那畜生不顾满屋的观众,踩着地上代表人类文化的书,立即向着先前已在书房的母猪冲过去。于是评家大发感慨:人呐,哪来那么多废话,什么爱情不爱情的,瞧这猪猪,多干脆,多畅快,见了异性就自然而然冲上去,才不管什么书房雅地、光天化日、众目睽睽。小农也大发感慨,在依附人类生存的条件下,城里崽子居然以为猪猪会有“自然”的性生活。自然界曾经有过激烈的达尔文竞争,如果人类的远祖坚持本能,未曾发展出工具、语言和文化,让猪抢先一步成为智能生物,如今被猪大妈关在笼子里、本能到只能撞木板的,还不知道是谁呢。 【详细

王勤伯:像穆一样战斗

   他是中国媒体笔下的“狂人”,是意大利媒体简称的“穆”,他是穆里尼奥。“穆”对挑战是痴迷的,对自我的目标是执着的,球迷无法感染他,媒体无法击倒他,对手无法避开他,在这个大众狂欢的世界里,他以罕见的方式坚持着自己,“不管是英国还是意大利,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改变我的个性、独立和自由。”穆里尼奥认真学习了各类领袖人物的成功要领。但别误以为他是个中国机场书店架子上的那一类“成功学”专家。他不是个投机者,他拥有深厚的人文积淀,能像他那样拿出萨特的《恶心》来攻击对手的教练,找不出第二个。穆里尼奥认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历史事件是1974年葡萄牙石竹花革命。”他属于随着新生的民主制度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是西方个体解放和反奉从主义代表,在东方人眼里的狂傲实则只是他对自我的限定和负责。 【详细】 

慕容雪村: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中国农民”敏感,这我就不能理解了:一个中性词,有什么好敏感的?编辑说“农民”二字有歧视之意。“帝国主义的隐形战机”也敏感,那就改成“高科技无人驾驶的隐形战机”,编辑说不行,“战机”也敏感,因为涉及军事。我向他请教:书店里有那么多直接讲军事的书,它们都能出版,为什么我“涉及”一下都不行?“中国人”都被改成“一些人”,甚至是“少数人”,如果我批评中国的传统文化,编辑就会改成“中国古代的官场文化”,如果我要评论现在的某项制度,他就会要求我去评论朱元璋或者武则天,或者是中世纪的欧洲。如果这本书能够出版,读者很可能会觉得作者是一个神经病:明明写的是现在的事,他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评论武则天?没错,在此时,在这里,写作本来就带有神经错乱的意味,我不是作家,我是个神经病。【详细

 
 

和平与发展:

Friday, November 19, 2010一名泰国红杉军成员在抗议活动中放飞一只鸽子。


775名雷布雷尼察(Srebrenica) 屠杀遇害者遗体下葬前,志愿者们在做最后的清点。获奖摄影师:Scott Mclntyre



照片注释:作为母亲,为了养活一家,Laxmi在建筑工地背砖块,早上九点到晚上6点,一天只能挣到3.5美元。到了晚上,全家人聚在一起消磨时间。摄影师:Jana Asenbrennerova


由于校车站距离太远,家里又买不起车,Ty和Starr每天只能步行去上学,这个6口之家从芝加哥搬到Iwoa,希望能够找到更适合生活的地方。摄影师:Rachel Mummey

图片来源: leica中文摄影

 《非普通读者》:读书改变女王改变国家

    某一天,英国女王追着她的狗儿来到白金汉宫后门,邂逅了停泊在那里的伦敦图书馆流动借书站。阴差阳错,政务繁忙的她竟然由一个厨房小厮诺曼引领着,培养出读书的爱好,成了一名不折不扣的书虫。这引起了首相和她的私人秘书的不安,他们想了很多办法,包括把诺曼打发走,但依然无法终止女王的阅读旅程。阅读魅力几何?博览群书,领略过哈代、詹姆斯、麦克尤恩等人笔底波澜的女王变得细察深思,富于感觉力,并看清了每日例行公事的政务生涯中的禁锢与局限,最终,这位不寻常的读者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这本书风头一度盖过了“哈七”。 【阅读

《并非官话》:香港官员为何少有腐败

   《并非官话》囊括了香港特区政府十几位高官的访谈,包括政务司司长、立法会主席、廉政公署专员、审计署署长以及教育、卫生、环境、劳工、警务、市区重建等部门的首长。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从政理念,你会感到香港市民是有尊严的,因为他们拥有一个专业、廉洁、高效、透明的公共服务团队。港产电影里面,廉政公署是个神秘而厉害的角色,但它必须依法调查并对公众负责,特首也不例外。香港立法会的审计风暴不像内陆一阵旋风,而是持久的经常的审查,议员甚至向特首扔香蕉,辩论质询令香港官员有所行亦所有止,形成高水平的政治文明。【详细

《苏格兰启蒙运动》:西方文明的特殊源流

     苏格兰启蒙运动对现代西方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苏格兰被称为真正自由主义的故乡。“苏格兰学派”在哲学上基本反对唯理论,强调个人知识对秩序的影响。本书从哲学视角观察18世纪的这段历史。顶尖的研究者组成的作者队伍为本书提供了专文,分别讨论大卫.休谟、亚当.斯密、托马斯.里德、亚当.弗格森以及其他苏格兰思想家,落笔范围包括哲学、自然神学、经济学、人类学、自然科学和法律,并涉及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历史背景、欧美文化的传承及影响等诸多方面。对这一段丰富多彩的思想运动历史,本书提供了极佳的导引和指南。 【详细

《城门开》:北岛讲述的北京往事

   生于北京,长于北京的作者,阔别家乡十三年后重回北京,发现他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仿佛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他便要“重建我的北京”——用他文字召回北京消失的气味儿、声音和光影,恢复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庙宇的原貌,让瓦顶排浪般涌向低低天际线的景象重现,让鸽哨响彻蓝天的清脆回到人们耳边……也把我们带回他儿时的游戏中,带回他的读书生活中,带回他的母校,带回“大串联”的旅途……他重建了这座“孩子们熟知四季变化,居民们胸有方向感”的城池,打开城门,欢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欢迎无家可归的孤魂,欢迎所有好奇的客人们。【详细

 

宪政实践者蔡定剑:使命未尽而斯人已去

   2010年11月22日凌晨3:30,宪政实践者蔡定剑教授去世,享年54岁,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宪政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他是中国人大制度研究第一人,《中国人大制度》迄今已再版5次。他专司宪法、中国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人民代表大会与议会制度、选举制度的研究。他推动了村民自治的实现,破除选举“素质论”,他坚持民主仍要启蒙,并坚决为民主辩护。【详细

 

蔡定剑:民主仍需启蒙

    他积极地投身于关于民主、法治的价值的论辩中,而且不厌其烦的介绍民主的常识。每届人大开会,他都会把预算法仔细地讲给媒体听,以便引起全社会看好财政这个“钱袋子”。他针对某些媒体公器对民主的歪曲和污蔑,不辞劳苦的撰文澄清和反驳。比如《为民主辩护》,比如反驳某报社社长攻击民主的《民主仍需启蒙》一文,雄辩地为民主正名,为每一个公民的权利而呼吁……【详细

 

诚贯天地的君子

     蔡老师极具君子风度,不论是在论坛上,还是在餐桌上,蔡老师所谈论的话题,永远不会是房子、车子,也不会是私人恩怨,而必然是最纯粹的公共事务,比如,民主、法治的理论与实践。蔡老师所惦念、所谈论的,始终是中国的民主化、法治化。这已经化入蔡老师的生命。他的理论是广博的。但他绝不只是单纯的学院教授。在二十多年的宪政活动期中,蔡老师具有政治家的技艺,让理想引领现实,用理论完善制度。蔡老师所惦念的理想之实现,有待于更多的人具有这样的技艺、心智…… 【详细

专题策划: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王德民

转发至: 搜狐微博 白社会 人人 开心网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