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侠客精神末路:迷离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中国历史上多的是腐败与贪婪的统治者,一向没有诉诸客观公义原则的传统。在深入民间的故事里,英雄若非“以武犯禁”的独行侠,便是精英统治阶层的对头人。从邵氏武侠张彻电影到上世纪80年代的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侠客多是腐败统治时期的江湖英雄,追求民间的侠义精神,追求冷漠社会中本就稀缺的兄弟般的情谊,他们豪气冲天,对任何威权政治都不感冒。
    奥运会开了,香港的导演们纷纷登陆了,游侠精神开始史无前例的与国家意识紧密结合起来,侠客变成了政治家的部将,私人打斗也上升为统一战争,吴宇森转而导演了两部《赤壁》,开讲刘皇叔的勤政爱民了,接受了政治脸谱化的套路。其他的如陈可辛的《十面围城》挥洒着仁人志士保护“伟大革命先行者”的一腔热血,叶伟信的《叶问》开始抗日了,马楚成也在《花木兰》里让赵薇喊出了“将军可以弃我,国家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的壮语豪言。

吴宇森:浪漫英雄片黄金时代的终结

    当徐克把终身成就奖颁给吴宇森时,也许我们还能从吴老的眼泪中解读出另一层意味:港产浪漫英雄片的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导演的《英雄本色》开创了吴氏暴力美学时代,人们对英雄孤胆和江湖情义顶礼膜拜。如今皈依《赤壁》,筹拍《飞虎队》,“精英统治阶层的对头人”摇身一变成权力意志的宣传人。曾经放荡不羁、侠义至上的江湖英雄,转眼都变成胸怀家国民族的栋梁大将。 【详细

杜琪峰:香港影坛最后钉子户拍重庆打黑

    以黑帮片闻名的“枪火”式导演杜琪峰被称为香港影坛“最后钉子户”。当香港众多导演登陆转正之后,他接连拍摄了《黑社会》三部曲,以及《神探》、《文雀》、《复仇》,但是票房相对拍片成本越来越差。这次大佬拍了爱情喜剧《非常男女》,并决定北上导演重庆打黑的主流电影。当初那种“黑帮片接近武侠世界”的“有抱负有背负”的宣言被如今的一句“还有年轻人”搪塞了。【详细

叶伟信:为《叶问》植入抗日广告

    曾经导演了《旺角风云》《杀破狼》等江湖影片的叶伟信,接连拍了两部《叶问》,演示了在民族主义成为主导意识形态的情况下,怎样刻意把出身富贵留学日本的叶问这个人物描绘成民族英雄,先是大战日本军人,继而大战西洋拳王。导演只能躲在民族主义护盾后面为自己的票房谋出路,这真是香港游侠电影的杯具。那些只为江湖恩怨的游侠远去,代之添枝加叶的所谓高大全的民族英雄。【详细

 
往期回顾

韩寒:钓鱼岛与保住非法字符

   虽然脚下一片自己的土地也没有,但对于领土的问题,我也是很在意的。 我在一个论坛上看见这事,我义正言辞地写了一句,“保住钓鱼岛”,结果该论坛告诉我,我试图发表非法的内容,请修改。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把帖子改成了“保住尖阁列岛”,这才顺利合法地发表了。这的确是一件大事,外交部都周末加班破例追加谴责。如果大家一切都好,生活如意,老婆孩子房子车子工作休息健康医疗一切都能保住,闲情雅致之下,民族情操之下,又不愿韬光养晦,当然可以追保钓鱼岛。但是如果你自己还有什么保不住的,先把自己的保住再说,不要操那么前卫的心。我认为先要看政府的态度,领导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子,你身为一个棋子,怎么能跳出棋盘了呢? 【详细

王海:穷人迅速致富的故事

   我们处在一个中国特色的大时代中,这个大时代本身极具幽默感,难以琢磨;而人,特别是小民,摸不到时代的底线,也搞不清自己的道德标准,被强坐在大时代摩天轮般的过山车上,惊喜、期待、彷徨与恐惧的五谷滋味都是在瞬间反复更换。厨师小丁和他妈十多年来住在一个没有产权的小平房中,他最羡慕被拆迁的北京人,如今他也碰上真命财神。现在要拆迁,他就为他妈办了一个有精神残疾的证明,同时,死说此房就是这样住,从就没有过产权。这么一运作,他家的小平房换了一个回迁的楼房,价值上百万有多,同时,还给几十万的补偿。 北京希望房价继续高涨的人除了开发商和政府外,又增加了一个昨天还大骂房价太高、今天就祈祷涨涨涨的新贵族群。 【详细

何力:出不出国的机会成本

   什么是机会成本?就是中午吃饭,选了吃涮羊肉,结果没能吃成牛排,那顿牛排就是我为吃羊肉付出的机会成本。人生选择,无论你怎么选,都面临机会成本,与20多年前穷学生出走海外混个好前程比,眼下热络的是富人移民潮。有人戏言,理论上,北京二环周边拥有房产的京城居民都具备了移民美加的条件。政治学者阿尔贝特.赫希曼认为,组织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失去组织成员的“忠诚”。如何保持忠诚?一是组织为其成员提供满意的服务;二是容许成员发出声音,批评组织,从而令其改进。事实上,他们也没有“移”,只是先拿个随时可以“移”的资格而已,说白了,是对未来发展有点信心不足,一惧手头资本发展空间有限,二惧监管盯上自己的钱…… 【详细】 

梁文道:看电影,自由的滋味

   我们和一群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坐在同一个漆黑的房子里,目睹银幕上种种惊心动魄场面,彼此感觉异样的反应,赤裸坦呈,这需要勇气。有些独特、用心而神秀的电影作者,他们竟敢撕破日常锁事所掩盖修饰的真实,把命运的无常,上帝的退隐,承诺之背叛,欲望之阴暗,全都大胆地拍了出来,交给我们。他们敢拍,我们为何不敢看?看电影,尤其是好电影,原是一种在众人中认出自己本来面目的英勇行动,这是种自由的滋味。看电影于我就和听音乐一样,是少年时代追求自由的手段。拒斥庸俗,一开始还是为了在同学之间树起不凡的自我感觉,但它更是为了逃离庸俗的宰制,离开成人社会的无聊和谎言,离开森严的学校体制,离开国家对你的期盼跟定位。【详细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一个由英国艺术家Jason de Caires Taylor制作的真人大小的塑像立在海滩上,墨西哥。摄影师:Gerardo Garcia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阿富汗议会女候选人、前奥运会田径选手Robina Jelali在办公室通电话,喀布尔,阿富汗。摄影师:Ahmad Masood

Friday, September 2, 2010
一架即将降落的飞机掠过穆斯林信徒正在祷告的清真寺,孟买。摄影师:Danish Siddiqui


Tuesday, September 7, 2010
时尚之夜活动开始前,来宾们纷纷落座,纽约林肯中心。摄影师:Spencer Platt

图片来源: Leica中文摄影杂志

 《现代世界的入口》:为什么是欧洲而非中国

    《欧洲崛起:现代世界的入口》是著名的帕尔默现代世界史的第一部分,出版者将其单独印行,却也不是随意为之。就像封底文字所言,我们在面对欧洲现代史的时候,难免会想到这样的问题:“为何是欧洲而非中国最先进入现代世界?” 这类问题,并不仅仅是出于知性上的兴趣,而是带有批判性、实践性的目的。譬如,答案一:是像马可·波罗这样的欧洲人到过中国,而不是中国人去过欧洲。答案二:发明印刷术的是中国人,但通过印刷书籍而引起变革的却是欧洲人。中国有科技发明却不能用于现代化进程,尽管答案争议很多,但也引起不少反思。作为帕尔默世界史的一部分,另一部书《启蒙到大革命:理性与激情》正在搜狐连载。【详细

《盗梦空间》之后读什么?

    《盗梦空间》的热映,不禁令人对那些与“梦”和“记忆”有关的图书萌生兴趣:《旋风的声音》(Voice of the Whirlwind):艾蒂亚纳是一个克隆人,当他醒着的时候,他的记忆只有15岁,这仅仅因为他的原始人太懒了,不愿去定期更新脑扫描。《草叶屋》(House of Leaves):碎片化的注释,重复的引用,有的页面只有几个字,多位叙述者,这样的结构整合出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却充满了自闭症患者混乱记忆的效果。《费曼塔》(The Fermata):被认为是尼科尔森·贝克最感性的作品,主人公为自己写自传,写自己如何停止时间,让世界围绕自己而转,这是一个类似梦境的自传,读来却充满愉悦…… 【详细

 《太阳之塔》:日本宅男们最初的怒吼

    曾经在书架上显得势单力孤的《鹿男》终于不再落寞,它的一位同胞兄弟和两位好友在“降生”数年后同时现身内地。这三本新书,分别是万城目学的《鸭川小鬼》和森见登美彦的《太阳之塔》与《四叠半神话大系》。《太阳之塔》是森见登美彦的出道之作,故事讲述除了妄想一无所有的京大宅男们,在“圣诞法西斯”(即圣诞节)即将到来之际,策划一场惊天动地的反恋爱骚动。书中有一段针对圣诞节的长篇檄文可谓经典。不动声色的幽默自嘲功夫和深具内涵的想象力令人折服。如果想全面领略日本宅男的魅力,那么建议将三本书一网打尽,当然《太阳之塔》是首选,这本书的宣传口号是为了一切无聊、郁闷、失恋的男大学生们。 【详细

《写给上班族的世界史》:人类的高歌

    这部书有史诗般的野心。它用一种恢弘的气魄讲述世界史的故事。套用简介里的一句话,这里面有“马拉松的青铜人、温泉关的勇士、海上的巨兽、山巅上的先知、客西马尼的泪水、滴血的十字架、垂死的帝国、十字军的剑、神话般的圣矛、血王的舞蹈、情人节的屠杀……”这些章节很简短,但挺有意思。比如, 第一章“希腊的春天”,就是一首对勇气和自由的赞歌,温泉关战役成了弱小国家打败强权的光荣之战。比如,为什么中国重建了帝国,而罗马帝国崩溃后西方却再没有大一统帝国?押沙龙对于希腊,明显过于偏爱,用了不少溢美之词。考诸历史,怕是有所夸大。此外,他对十字军的一些评价怕也会引起争议。 【详细

 

再见,夏布洛尔

   法国知名导演、新浪潮电影运动的奠基人之一克劳德.夏布洛尔,于当地时间9月12日在法国巴黎去世。夏布洛尔在52年导演生涯中,执导了71部作品,产量之高在电影导演中非常罕见。进入上世纪90年代,还诞生了《包法利夫人》、《冷酷祭典》这样的经典佳作。夏布洛尔最近一部作品是由法国影星杰拉尔德帕迪约主演的影片《贝拉米》,该片入围了2009年的柏林电影节竞赛单元。【详细

 

新浪潮电影奠基人,一个冷静的批判者

   大环境下的战后疲软和制度僵化下的幻想破灭,使这样一个中产阶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迷茫和冲击。夏布洛尔的电影有时候是一架俯瞰的航拍画面,让你一览全景尽展的放纵和狼藉,而你会忘了自己所处的存在。夏布洛尔一直关心资产阶级道德困境命题以及人性本身的挖掘和观察,他成为了一个批判者,他驾驭故事,用着并不复杂的影片结构,让人们看到一个个困惑的抉择和无奈的谜题。【详细

 

电影与生活中的女人缘

    “新浪潮”五大主将的剧情长片处女得以问世,经费均源自女人,其中,夏布洛尔妻子提供的那笔“种子基金”就培育出了四部力作。“新浪潮”导演们大部分会长期与一位女演员合作,在艺术和生活上均达成超越普通创作关系的默契。这位演员通常被称为“导演的缪斯”。夏布洛尔曾拍摄了25部主题类似的电影,片中的女一号大部分名叫“海伦娜”,扮演者斯蒂芬妮·奥德兰成了他的第二任妻子。这些美丽的女主角在影片中多是空虚、婚外情、谋杀、变态、罪恶的始作俑者,这尽管与现实生活有距离,但夏布洛尔认为这是用不快乐的生活让人们为了快乐生活有所反思。【详细

专题策划: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王德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