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地方官员刻意追求政绩,忽视民生,引发民怨。近日被调查的南京市原市长季建业就是一例。季到任南京后,迅速启动“三中路改造”、“拆城西干道”等工程,使南京这座古城不断“开膛破肚”,许多道路挖得面目全非,居民生活不堪其扰,“季挖挖”也由此得名。(10月23日《天府早报》)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从扬州“拆迁市长”到南京“季挖挖”,遭网络举报和“两会”炮轰长达4年的季建业“一夜落马”,被中纪委直接从南京带走并立即“秒杀”掉领导职务,这样的好消息虽然来得有点“迟”,但却在当地官员的“意料之中”,让人振奋。据悉,这是中纪委一连串“打老虎”的行动中又一个落马的地方在职副省级官员,昭示了中央既扑“苍蝇”更打“老虎”的反腐决心。
透过“季挖挖”、“满城挖”、“推土机市长”等绰号,解剖季建业这位风格强悍、力推城建,不守官场规则,头顶“法学专家”光环却视法律为无物,喜欢“一竿子到底”,当市长时喜欢干着书记的活,当书记时又喜欢亲力亲为干着市长的活,涉案金额或超2000万元人民币的腐败“麻雀”,我们要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一把手”的权力为何能信马由缰?负面事件缠身的“季挖挖”为何能“边腐边升”、成为“不倒翁”?
答案很简单,也很“标准”。一是“季挖挖”本人善于伪装,是个“双面人”。他“十分懂得运用媒体资源”,既有“大雨滂沱的深夜淌着齐腰深的水走进群众家中”的亲民之举,又有“60%的百姓口袋里的收入是‘被拉高’的”、“以我的工资来算,大概也要十多年才能买到一个小房,还买不起大房”的亲民之言,被网民冠以“说实话的市长”,实则根本没把群众放在眼里;二是仕途“有背景”,借助了“官场关系”和“官场保护”两张大网。季结婚时,其岳父还在苏州任职,后屡获升迁,官至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此间,季建业也屡屡升迁。
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与权责相匹配的、对民敬畏的监督机制的缺失。因为监督乏力,民主集中制管不了他,法律管不了他,人民群众管不了他。于是,斥资183亿元的“雨污分流”工程未经论证就匆匆上马,大量城市工程批复的权力以及可供使用的大量资金,为其腐败提供了便利;于是组织推荐、民意测评、组织考察、讨论通过、公示等刚性约束成了纸上谈兵、牛栏关猫,“季挖挖”也在众议汹汹中“边腐边升”、越腐越升,直到最近中央出面才终结他的仕途。
季建业“迟来”的落马警示我们,权力有“缝”可钻,诱惑无处不在,监督流于形式,罔顾民意而追求政绩,不管是大官还是小员,往往难逃中饱私囊、权力自肥的贪腐之嫌。当务之急,须做好分权、制衡、监督三篇文章。只有健全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运行模式,只有最大限度地压缩“一把手”自由裁量的空间,让权力不再信马由缰,只有推进更广泛、更彻底的社会监督,让老百姓对官员进退去留有一定的发言权,“季挖挖”们边腐边升的悲剧才会少之又少。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