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女生宿舍实行封闭式管理、女生成绩突然下滑精神恍惚需重点关注、加强教师心理辅导。昨天,教育部、公安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四部门发布《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意见》,提出六位一体的保护中小学生工作机制。(9月25日《京华时报》)
《意见》对四部门在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提出了努力构建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家庭、社会六位一体的保护中小学生工作机制。这从总体上来看是对的,但由于学生大量生活在学校,因此对学生的防性侵教育主阵地还是放在学校为好。就学校而言,如果预防的招数仅仅侧重于宿舍封闭式管理和加强心理辅导则显出很大的局限性,恐怕仍是防不胜防。
不可否认,把所有女生封闭起来,可谓在硬件配套上固若金汤,对防止外来人员或男性老师的进入侵害有一定的遏制防御作用。但学生不可能永远固守一室,圈防的隔离措施只能至于一时,却无法活用一世。而且,学生除了寝室生活,还有更多丰富的室外活动。一旦脱离了宿舍,又将如何预防?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也只是一种随机性介入和事后的补救性措施而已,对复杂的性侵事件仍显难以应对和疗救。
说得不好听点,这样的固化防御带有“懒政”的烙印。真正最好的防御,除了巩固宿舍安全外还是要对学生思想上启蒙,知识上教化,技巧上辅导,让女生学会最好的保护——自我保护,这样就更灵活更机动更及时。也就是说防性侵不能只有“阵地防守战”而没有学会“游击运动战”。
如何打好“运动战”? 首先,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班队会、编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开展性知识教育、预防性侵犯教育。不能只是埋头学习文化课应试,要教会学生青春期教育、性教育知识,认识社会人性的复杂性,切实把防性侵教育纳入课堂。其次,教给女生防性侵保护自己的途径。比如可及时报告老师、父母,可向妇联、关工委等职能部门反映,可向公检法等部门投诉。当然最好的保护是学会机智应对,回避危险的场合,注意自己得体的着装打扮与言行。此外,还应通过示范演练,教会女生一些必要的防性侵实战技术,不只是单纯的“纸上谈兵”。
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外围入手固然是一种措施,若从学生自我防卫的角度突破效果就会更好。就目前而言,打破性教育的羞涩被动尴尬局面,防止走过场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忽视学生的防性侵教育的局面是最重要的。要把防性侵措施落到实处,让每个女生受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