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院法官集体招嫖,被人拍下视频发到网上,涉事法官遭停职。爆料者倪某称,发布视频是由于一起涉及自己的纠纷案被视频中的法官之一赵明华干预,没有得到公正判决。
使用IPAD、智能手机、秘拍器材,在过去的一年里,一起民事案件的败诉当事人倪某几乎就只干过一件事,那就是跟踪上海高院的法官赵明华。但我们有一个深深的疑问,那就是到底是谁,是什么逼着当事人成为一名“间谍”?
倪某败诉的案件中,对方当事人顾某为赵明华的堂妹夫,顾某代理律师为赵明华的堂弟。因此,他怀疑在案件审理及判决过程中,有赵明华的人为干预。赵明华是否干涉了审理,这有待于纪委查证和法院再审认定。但是,这个疑惑并非空穴来风。因为,近些年有关法官腐败的消息不绝于耳。
而恰恰是法官自身的行为不检点,甚至是腐败,坚定了当事人充当“间谍”的信心。试想,如果赵明华和其他法官自身检点,倪某肯定不能获得法官的黑材料。
拍摄他人隐私,这本身是违法行为,但我们恐怕要更多的考虑的是,到底是什么迫使一个当事人要使用这样一个手段,才能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是什么迫使跟踪隐私这种不道德手段成为监督法官的最好形式?法官们常常乐衷于说,西方国家法官的判决具有终极效力,即便是错误的判决也必须遵守,问题在于,我们的法官本身具有这种公信力吗?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