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再次晃动中国西南的广大地区,造成严重人员伤亡。中国救灾的反应速度在全球舆论中获得“快”的评价,但这样的赞扬无法减少地震带给我们实际的痛。中国令人悲伤的灾难史又写下新的一页。
中国文明一直是人类与大自然斗争的最前沿。中国灾难之多,每次灾难的波及面之大,使这个国家自古至今都像是一定意义上的“救灾共同体”。中国政府的救灾能力处在各种关键能力的前列,救灾的成效会影响社会对政府的评价,甚至会影响国家的稳定。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也在救灾领域获得突出表现。民间组织这些年对救灾发挥了一定作用,并有意愿扮演更积极的角色。在救灾问题上,任何人、任何机构的不当表态和表现对他们的形象都可能是灾难性的。
大量专家和舆论领袖强调中国应加快从“救灾型”社会向“防灾型”社会转变,每次灾难发生后这样的呼声都不绝于耳。
这次雅安地震反映出,中国社会比5年前汶川地震时多了不少成熟。救灾行动不仅启动迅速,而且更有章法,指挥者和一线救援者也都更具经验。全社会的人心显得很齐,这些年相当活跃的多元化舆论转而帮助实现救灾氛围的团结。
中国的救灾能力显然又前进了一大步,跟美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救灾的动员能力等指标已经走到它们的前面。但中国的救灾装备专业化程度还有差距,防灾能力尤其是明显弱项,对后者的评价批评声很多。
中国每次地震晃倒的民房,要比发达国家的类似情况严重得多。救灾可以由中央政府调集各路资源,但防灾除了需要“政府重视”,还是个经济过程与社会学习过程。加强全社会各种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需要国家、企业及个人的大规模投入,它不可能是一次我们熟悉的“大扫除”式运动,它一定是伴随中国经济发展浪潮一步步向前推进的。
减少灾难的人员伤亡还需有国民防灾教育和训练的帮助,这同样很难运动式完成。提高人们参与这类培训的兴趣,在经济不够发达的社会并非易事。
由于地震等大灾难反复成为社会关注的绝对中心,汇集了公众的情感,赈灾过程往往同时是社会理性的磨练过程。在社会多元化时代,赈灾很容易成为各种力量竞争公众形象的舞台,公众应对此心中有数,支持团结和配合,鼓励集中精力救灾。
灾难发生后,救人是第一位的。这已是中国社会的坚定共识,并在越来越有效地指导救灾行动。然而同样是救灾,速度的加快,机制的成熟,其背后都有中国社会不断进步的深层力量。中国作为“救灾共同体”的成功,增加了这个国家自信的理由和资源。
多救出一个人,公众都报以真诚的掌声,也都有一份鼓舞在舆论中传递。人类的坚强和人道主义的光辉在同灾难和厄运抗争。有很多令人感动的细节在安慰我们,激励我们,中国人在挽着手臂往前走,国家在往前走。
中国人痛恨灾难,但我们必须做灾难面前的勇敢者和智者。这样我们的民族才生生不息,我们的每个家庭和每个人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安全和幸福。▲
相关评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