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美国东部大城市波士顿发生连环爆炸案,由于正值州假日“波士顿爱国者日”,加上现场附近恰是波士顿马拉松赛终点,爆炸造成较大伤亡,截止目前,已知有3人死亡,至少176人受伤。
尽管事发后4小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电视讲话中誓言“一定将凶手绳之以法”,事发次日负责向媒体传递消息的FBI关于里克.德斯劳里耶斯更发出“即便追到天涯海角也要抓获凶手”的豪言壮语,但从目前情况看,要排查出肇事者,从错综复杂、自相矛盾的信息和线索中理出接近真相的脉络,恐怕还需要一些时日。
事发后警方、FBI和当地政府均表示,事发前并无任何征兆或警告,FBI方面更证实,即便在通常会有预警线索放出的twitter或facebook上,此次事件前也没有出现什么异常风声。事发后,一些媒体根据各种爆料、传闻作出种种推理、想象,如《纽约邮报》得悉警方在现场附近抓获一名“有重大嫌疑的”20岁左右沙特籍男子,随即围绕“肇事者系穆斯林背景恐怖团队”开始演绎,而CNN等媒体则引述警方的说法,称在现场附近发现多达5枚未引爆的爆炸装置,其中两枚位于NHL波士顿棕熊队和NBA波士顿凯尔特人队主场——TD北岸花园球场附近,当晚7点就有NHL棕熊对渥太华参议员队比赛,次日则有NBA凯尔特人对印第安纳步行者队比赛,倘凶手果真在北岸花园“设伏”,实在令人不寒而栗。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上述信息、推理先后被澄清:所谓“沙特籍重大嫌疑人”,稍后为一名波士顿公共安全事务官员证实“曾被怀疑,但已排除嫌疑”;所谓“五枚未引爆炸弹”之说,则被FBI官员澄清为误传——“现场只有那两枚已被引爆的炸弹”,未发现其它装置。
在网络盛行、“自媒体”发达的今天,第一时间消息满天飞、但随即许多信息被证明失真,已是见怪不怪的事,透过这一切,暂时唯一可得出的确切结论,就是迄今案件线索尚有限,找到“幕后黑手”仍需时日。奥巴马总统在电视讲话中强调“案件尚处调查中,在未掌握所有事实前不能遽下结论”,是相对稳健、理智的表述,而大众报纸《今日美国报》“恐怖主义回归”的大字标题固然煽情,却很难经得起一句追问——他们在哪儿?他们又是谁?
为了增强安全感,“9.11”后美国通过了《爱国者法案》,在海外发起全球反恐战争和对极端恐怖分子的大追杀,在机场、边境口岸严防死守,规定了严密繁琐的安检措施;为了增强安全感,一贯主张自由高于一切的美国人开始忍受安全部门对“特定嫌疑人”电话、邮件的检查,视“持枪权”为基本人权的美国人开始逐渐认同,美国需要推动“控枪”立法……然而现实一次又一次证明,真正的恐怖来自人心,来源、途径、方式和武器都不过是手段,即便强大如美国,也无法通过构筑一道严丝合缝的全方位防火墙,将自己置于绝对安全状态。
此时此刻,当地人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是沉浸于哀悼、愤怒、恐惧和复仇情绪之中,为每一则相关传闻躁动不已,还是执著地把自己置换为警长、侦探、美国英雄,在有限的公开信息中反复探究真相和黑幕?或许,当地波士顿电台一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的话,是最可取的态度:让生活继续,让一切恢复正常,不要因为刚刚发生的袭击,而让自己生活在恐惧中。死于酒驾的概率比死于暴力袭击大得多,且历史证明,任何发动恐怖袭击的组织、个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现在真正生活在恐惧中的理应是凶手,而不是普通民众”。
对异国他乡的旁观者而言更是如此,与其执念于在为数不多且真伪丛杂的爆炸案信息里翻炒、抒情、借题发挥、敲山震虎,卖弄不同倾向、相同风格的“春秋笔法”,扮演面向相反、面容相似的“粉”与“黑”,还不如更多地面对自己朝夕生活的社会,和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各种问题、弊端及烦恼。
陶短房:旅居加拿大,关注非洲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独家专栏约稿,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