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字显示,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2.3%,比去年12月的15.2%,增速大降2个百分点,说明社会消费不够旺盛。其中餐饮业收入的增速仅为8.4%。而限额以上企业餐饮收入甚至下降了3.3%。限额以上企业可以理解为高档餐饮店,一般来说,消费增速相对比较平稳,现在出现负增长,据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的专家分析,是因为公款吃喝下来了,影响了高档餐饮和名酒浪费,因而影响了整体消费。(3月27日《南京日报》)
有趣的是新闻标题,叫《中央整治公款吃喝致消费低迷,发改委担心市场》。在专家看来,“八项规定”的出台,引发高档消费的狂降。商务部在今年2月的一次例行发布会的数字显示,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和高端白酒的销售大幅度下降,北京、上海、宁波分别下降了35%、20%和30%左右。这确实是够显著的了。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此前指出:“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来看,反对奢华浪费和扩大消费的目的是一致的,不是矛盾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反对了奢华浪费,还就影响了消费的扩大。照这么推理,要想扩大消费,只能纵容奢华浪费,尤其是要为公款吃喝开启绿灯。真有这样的推理,那就太岂有此理了!市场的繁荣肯定不该由公款吃出来。
专家们似乎挺怀念“禁酒令”出台前的市场繁荣。如果没有这样的“禁酒令”,高档餐饮业下降了的20%到35%(以北京、上海、宁波为例),肯定要由公款吃喝来把它顶上去,而且还该有比较平稳的增幅。由于不知整个高档餐饮业的营业总额是多少,无从推算消费在高档餐饮业的公款是多少。看北京卫视春节后的一个节目,仅北京一家高档餐厅,因为团队包餐和商务宴请退订了600桌,春节期间就造成至少300多万元营业收入的损失。那么,它一家餐厅乘上一年的各大节日该是多少?算是平常消费又是多少?再乘上北京其它的高档餐厅该是多少?再乘上全国各大城市的高档餐厅又是多少?近日有个研讨会在杭州举行,学者在会上提出一个三公消费约为9000亿的估计,财政部的官员说实际数据可能没有这么多。但另有学者提出的估算则是19000亿。谁更可信?其实,信谁的已经不重要,数额大到天文数目,早就超出了百姓所能想象的范围。百姓的感觉很感性,很直观,那就是登峰造极,忍无可忍。所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才会一片叫好。
市场需要繁荣,需要由内需来拉动,因而,扩大消费需求非常重要,但这繁荣也好,拉动来罢,都不能用公款吃出来。用税金去吃喝,再在吃喝出来的营业额中收取税金,收来的税金有可能比花掉的税金更多吗?不算政治账、形象账、民意账,单算这经济账,也是划不来的买卖。
拉动内需的最佳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尽快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让什么都没买的低收入者尽快有钱去买他们该买的东西。他们的消费需求潜力最大,后劲最足,实现消费后的效果也会最好:既可以不必过多地依赖出口,也可以提高国民整体的生活水平,社会也会因此而更加和谐。而要实现这一构想,恰恰需要力戒奢华浪费,需要转变干部作风,需要干部远离名酒,远离高档餐厅,深入基层,情系于民,问计于民……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官员的计策似乎并不足取。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