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2004年10月17日刊发题为《中国最富裕的村庄》一文,文章摘编如下:
在一幢四居室豪华别墅的客厅里,包丽君坐在褐色沙发上,手拿遥控器随意切换着电视频道,三星纯平电视的大屏幕上画面一个接一个闪过。她说:“我在电视机和卡拉OK系统上花了4万元人民币。”这幢别墅一应俱全,有健身区、茶室,还有仿英式家具。
包丽君说:“生活在不断改善。我小时候买一辆自行车还得攒5年钱。”而今,她家已有两辆小轿车。
包女士住在华西村。华西村在中国沿海省份江苏省境内、位于长江以南,被官方列为最富裕的中国村庄。在华西村,工厂、烟囱和一排排整齐划一的青砖别墅已取代了这个地区常见的水田和平房。
华西村的村民十分富有,因为他们集体拥有华西村80多家公司,这些公司生产钢材、塑料管材、建材、聚酯产品和服装。
华西村的成功归功于共产主义、资本主义和世袭统治三者有中国特色的结合。在上个世纪70年代动荡时期,时任华西村共产党负责人的吴仁宝冒着被打成“走资派”的风险,创建了一个瓦厂和一个面粉厂。
老吴戴着劳力士手表,开着奔驰轿车,这一切与其早年贫困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老吴现在华西村依然备受尊敬,人们经常引用他说过的话。
上个世纪80年代,当北京允许农村将集体化的土地重新分给农民时,吴仁宝却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保持土地的集体所有制,并在这些土地上建起了更多工厂。结果,华西村不必面对太多竞争就跻身中国开始出现的经济大发展中。随着华西村不断将盈利用于再投资,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采购先进生产设备,它已完全放弃了农业。
这种战略取得了成功。2003年,中国城市居民年平均可支配收入为1025美元,农村只有317美元,而华西村的“城市”农民单单红利一项一年就有8000美元。
他们手中还拥有自己公司的股份,由包女士负责经营的华西村纺织品分公司1995年就已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03年,华西集团公司总营业额达到创纪录的100亿元人民币。
此外,华西村还提供免费医疗保健、幼儿园教育和出国旅游。
吴仁宝之子吴协恩自豪地说:“人人富裕,这是我们的政策。”吴协恩在父亲退休后接任了华西村党委书记一职。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平等。虽然华西村已建起一座15层高的纯金顶塔,而且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为村民建起了连通各家的避雨长廊,但村里的企业雇用了大约1万名外地职工,他们的月薪只有120—240美元。没有这些廉价的劳动力,在只有1500个村民的华西村,巨额财富的积累根本无法想象,也难以为继。
华西村的另一个优势是它的地理位置。江苏省南部是中国最富有、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因靠近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上海而受益匪浅。
华西村对未来充满鸿图大略。他们已订购几架私人喷气式飞机,还计划建造一座飞机场。吴协恩还意欲开拓国际市场,让更多公司上市。
为了获得更多土地,华西村最近已将周边26个兄弟村纳入“大华西”版图。(《参考消息》2004年11月4日)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