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和制造者,但在如此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面前,政府部门显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并有所作为。
雾霾天仍在肆虐,而各地政府对此的反应却不太一样。14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对19个空气质量重污染城市的污染情况和应急措施做了梳理总结,细心的读者发现,包括重庆、沈阳、济南等在内的5个城市,在灰霾天气持续多日后仍然安之若素,没有出台任何应对措施。
山东省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发布平台的数据显示,6日上午开始笼罩山东的雾霾天气已连绵9天,13日15时,全省有30个监测点位AQI(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为“严重污染”,而14日济南15个PM2.5监测点过半“爆表”,这些事实无不表明眼下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了危及公众健康安全的公共事件。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像人民日报的调查所显示的,19个深陷“毒雾”的城市,有超过1/4的地方政府对此毫无反应;而如果将这一调查扩展到目前33个空气重度污染的城市,袖手旁观的队伍可能还将扩大。
PM2.5已然让公众喘不过气来,一些政府部门在应对雾霾上的少作为甚至不作为,则更加让人郁闷。
固然,我们每个人都是环境污染的受害者和制造者,但在如此严峻的空气质量问题面前,政府部门显然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并有所作为。实际上,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北京,就出台了中小学停止户外活动,建筑、化工、煤电等高污染行业临时停产停工,党政机关带头停驶部分公车等紧急措施。净化环境非一日之功,更何况眼下的空气状况并非哪一个城市单独造成的,也不是几个城市出台几项应急措施就能立竿见影的,甚至上述措施还有点“临时抱佛脚”的味道,但有所作为总比熟视无睹、袖手旁观好得多。
应对污染天气,不是每一项措施都能见效,但可以肯定,拿不出措施肯定就不能见效。实际上,正像北京等城市所做的,面对这样的雾霾天,政府的作为空间还是很大的,比如,是不是应该通过媒体、手机等平台向市民发布安全警示,向一些年老体弱者提供一些服务信息?教育主管部门是不是应该通知中小学停止室外活动?公共交通管理部门是不是应该临时增加公交车的班次,为不开私家车的市民提供出行方便?一些重污染企业可否临时停工?等等。
雾霾天已经持续多日,可公众对雾霾天的成因依然莫衷一是,众说纷纭,在这种情况下,政府部门更应该向公众通报造成雾霾问题的根源到底在哪里?汽车尾气、施工扬尘、工业排放等这些因素哪些更关键?只大而化之谈要减排减污,呼吁民众用行动为空气质量做贡献,像是在遮掩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只有让公众充分知晓自己在大气污染中的责任,政府才有可能真正调动全社会对污染治理的热情,共同参与环境治理。
眼下,“毒雾锁城”的30多个城市都寄希望于很快要来的大风降温能驱散雾霾天。但“好天气不能靠大风刮”,中国已经不是第一次遭受雾霾天,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政府部门与其看老天爷的脸色,不如抓紧研究雾霾天气下的应急措施,为下一次可能出现的雾霾天积累治理经验,千万别让公众因为政府的不作为、少作为,在雾霾包围下又添一层“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