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1月13日报道,1月12日,北京污染程度加重,预计之后还将出现严重污染。北京市环保局继续启动《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除通过各渠道加密发布健康和提醒信息外,将遭遇极重污染过程的区县还将采取党政机关带头停驶公务用车30%等强制措施。
这些天,北京的PM2.5达到每立方米接近1000微克,空气质量持续严重污染。于是,按照此前的规定,便有了一些区县必须“停驶公务用车30%”。对此,我们除了关注停驶公车以控制污染的效果好与坏、停驶30%公车这一力度的大与小之外,恐怕还会想起一个问题:为何每逢遇事就有如此多公车可以停驶?
还记得,2008年,有关部门提出确保实现当年公务用车油耗减低20%的目标,结果从该年6月23日起至7月19日,北京50%公务车停驶。也还记得,2008年9月起,依然是为了节能,北京市公务车按照牌号尾数每周限行一天。还未忘记,为贯彻节能减排要求,北京市2008年9月27日发布通告,规定从2008年10月1日起,北京市各级党政机关封存30%公务用车。也还未忘记,从多年前至今,为了治堵,北京实行了机动车按尾号限行规定,其中当然包括了公务用车……
你看,无论是为了节能还是减排,也不管是为了治堵还是治污,北京市都有许多公务用车“被停驶”。人们在感谢这些车停驶从而为城市“做贡献”的同时,必然审视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的公务用车停驶后,影响过哪些部门的正常工作秩序了吗?从公开的新闻报道中,我们没看到哪个厅长处长因为公车停驶问题而耽误了重要会议,也没看到哪个职能部门因为公车停驶问题而无法为群众办事,更没有看到哪个单位因为公车停驶问题而瘫痪乱成了一锅粥。那么,众多的“被停驶”的公车,它们是不是本来就可有可无?甚至,本不该配备购置的公车,或许在“被停驶”的车辆之外还有太多。
这么多年来,可以说北京的公务用车“被停驶”状况没有停止过。可是,管理公车问题的职能部门,似乎并没有调研过,历次“停驶公务用车”究竟给相应的单位造成了什么影响。而如果根本就“没有影响”的话,北京市的一些相关单位,显然就没有必要配置、保留那么多的公车。
公车该“裁员”时还得“裁员”。2010年,中央电视台披露,北京公车数量达到了惊人的70万辆。我们虽然不知道其间闲置车辆的确切数字,但我们却知道许多车辆“被停驶”后啥事情都没有发生。人们很清楚,这些车的作用并不是拿来停驶、封存,而是在各种公用、私用中开行。而就事论事谈到北京PM2.5的飙高,其中定有这些车的“功劳”。
碰到问题后,屡屡可以让相当一部分公车停驶,这种频繁使用的“大手笔”,正是以知悉相当一部分公车“随时可以停开”为基础的,这就是“停驶公务用车30%”背后的真问题所在——对节能,对减排,对治堵,对治污,对公帑被无度地变为公车,与其治标,不如治本。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