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傍晚,就在康狄格州发生校园枪击事件,死伤20多名学童和教师的当天,远在西海岸的奥克兰市的每一位学生家长和教师,都接到了校区打来的录音电话。电话表明校区对枪击事件的关注和同情,以及对本校区学校安全问题的重视。
其实,在校区表态之前,枪击惨案的消息已经在校园里传开,学校已经有所行动了。最主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老师们安抚学生情绪,向他们解释本校的安全措施,让他们相信自己是安全的。接着,老师们会在课堂上和学生们讨论这件事,学生会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出困惑和他们的问题。
学生们首先关心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枪手打死了多少人?”“被打死的都是些什么人?”老师们从网上的新闻搜索中,找到对案情的最新报道,告诉学生案情的发生和进展。但是,学生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枪手为什么要杀人?”“他为什么找这些人来杀?”这些问题,老师们通常很难给学生们解释。
校园枪击案后,让学生们提问,把他们把想法说出来,本身就有安抚作用。如果有学生觉得需要个别心理辅导,他们还可以约见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这样的咨询只是在心理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内容不会透露给其他人。
对奥克兰市学校的学生来说,枪击事件并不陌生。奥克兰市有的街区时常发生暴力案件,当地报纸上、电视新闻中,经常有关于枪击事件的报道。有的学生曾在他们居住的房子周围,亲眼目睹枪击事件,看到有人被打死。这些事件虽然不是在校园内发生的,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很有关系。
去年某日,一个5岁的男孩在离我们学校不远的一个闹市区被枪打死了。我的一个学生目睹了事件经过,她问我,枪手为什么要打死这个孩子? 这种情况下,我总是尽量听学生说,一来是我无法回答他们的问题,二来,提问和说话,对学生是一种心理舒解。学生们有时候比我们想象得要成熟,他们更能把自己摆在受难者的位置来想事情。有个学生说:“我的父母非常疼爱我,他们已经给我订购了圣诞礼物,不久就会寄到。我想那些在康州惨案中死去的孩子,他们再也收不到圣诞礼物了。他们的父母该有多伤心。”
校园暴力事件对美国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伤害,枪击事件发生后,学生似乎想知道每一个细节,有问不完的问题,而老师的任何回答似乎都不能令他们满意。心理学家把这种“刨根问底”解释为是一种“绝望情绪”的流露。学生都还是孩子,他们刨根问底,实际上也是在担心自己的安全。如果他们学校里没有一个人——包括他们的老师—— 可以向他们保证,这样的校园惨案绝对不会发生在他们学校,那么,其他地方发生暴力事件后,学校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和咨询,顶多也就是亡羊补牢。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