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经济参考报》报道了其记者“12日从权威专家处独家获悉”的一个消息。该消息称,工信部等相关部委正在加速推进民资进入电信业的试点方案的出台,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包括整体方案框架和具体实施细则在内的一整套方案,在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将择机推出。据说,“一旦接入网、移动通信转售业务和电信增值服务向民资开放,电信市场上将出现种类丰富的各种新服务”,“‘1分钱打国际长途’、‘非高峰期通话免费’等业务将会在国内市场出现”。
“1分钱打国际长途”、“非高峰期通话免费”这样的“甘霖”真的要洒在中国消费者的脑袋瓜顶上了?真是令人难以想象啊!
其实,在有竞争的电信市场上,不仅“1分钱打国际长途”、不仅“非高峰期通话免费”是再普通不过的正常现象,就是本网(同一网络)内所有终端间的通话全部免费、月剩余的包月时长可不断累积至下月等电信服务内容也早已是国外消费者见惯不惊的服务条款。在国外竞争激烈的电信市场上,使得在一个国家之内,甚至在邻近国家之间,不论是手机还是座机,其通话距离上的“长途”和“域内”的概念已经消失了十年甚至十几年。
当然,这等“甘霖”,不是国外那些电信服务商善心大发而施舍在国外消费者头顶上的。实际上,在竞争永无止境的电信市场上,摆在电信服务商面前的道路只有两条:给消费者福利——赚钱,或者“玩儿完”——退市。因此,消费者在电信市场上相对不断增长的福利,不是来自于政府的命令或者方案,而是来自于政府有责维护的一个竞争激烈而公平的电信市场,来自于这个市场之上的电信服务商彼此之间的激烈厮杀。
电信技术从军事领域转移至有竞争的市场,是冷战“红利”的一部份。这些技术一进入市场领域,进步明显加快,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制造和使用成本不断下降,并由此造成消费者群体日益庞大,消费者福利愈益增加。为什么在冷战时关乎国家存亡的军事技术,在和平时期却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发展和普及?答案非常简单:竞争。
因此,上述所谓“工信部等相关部委正在加速推进民资进入电信业的试点方案的出台”的消息,说明政府主管部门在经过多年的考察和琢磨后,终于明白了开放电信市场,放低或逐步拆除准入门槛,引进民资,以形成真正竞争,是给消费者带来实惠的正途和正选。除了维护一个公平而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外,由政府主管部门来规范电信服务商的服务内容,甚至规定其电信服务价格,实是以政府有形之手来替代市场无形之手的本末倒置之举。当然,竞争并非可以解决一切市场问题,但是,竞争所解决的恰是消费者最关切的两个问题:服务内容和服务价格。
不用多思,人们就可以想到,最不愿意看到民资进入电信市场的是哪些人、哪些团体和哪些部门。可以想象,这些“利益相关者”一定会找出各种理由来阻止和迟滞民资进入电信市场。在上述报道中,类似说法已经出现:“如果有人从运营商这里租用设备和服务器,再多次转租给他人,就有可能给电信诈骗,以及色情网站等非法活动提供可乘之机。”可是,在民资尚未进入的当下,电信市场存在的那些数量绝非很少的电信诈骗案、网络色情案的“可乘之机”,又是谁提供的呢?
不仅电信行业,所有垄断行业向民资开放是市场发育和成熟的正途。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