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段关于鼓浪屿女“舌战城管”的视频,被网友热传。视频中,现场的争执缘起女住户陈亚星在围墙上搭盖的花台,被指为违章搭盖,因此城管、公安等执法人员要拆除,但遭到该女子拒绝,并引发双方争论。4分多钟的视频中,当事人情绪激动地不断质问执法人员,城管人员最后几乎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不久“4车城管”撤走了。(9月2日《海峡都市报》)
在以往的城管和执法对象的拉锯战中,好像很少出现这么传奇的一幕。以往的“猫鼠游戏”,多是黑色甚至血色的:要么城管施暴,要么执法对象反击。城管与执法对象间的互相攻伐,每次都令人痛心不已。
女住户之所以靠舌战而不是血战来击退城管,关键在于房子产权不明晰,城管找不到执法的明确依据。陈亚星所居住的房产权属来源属于“社会主义改造房”,目前由鼓浪屿房管所管理。其间还曾有搬迁计划,也因他们这一户没达成协议导致计划搁浅。陈亚星称,就这房子的产权问题已打了8年官司,这一复杂的历史遗留问题似乎至今无解。到底女住户陈亚星是属于官方所称的“租户”,还是其所居房产的业主,都还需要最终妥善的法律界定。
而陈亚星屡屡提及的“自家两年前被查抄毁损的财务,如何归还补偿”、“花架并未落地,算不算违建”,“整个鼓浪屿在门口摆摊经营的,并非自己一户,为何出动4车执法人员,专门针对自己一家”等等问题,城管等执法人员,均未作出正面回答,甚至气势立刻弱了下去,似乎显得执法理据不足一样。但住户是否违建,恐怕要经不起推敲。
“鼓浪屿舌战”,从头至尾,我们都应该明乎一个道理,就是并非女住户“骂走”城管,取得了“骂战”胜利,但是口舌之利并不天然代表正义。有理不在声高,不是说陈亚星辩才好,城管悻悻败走,就说明陈亚星不存在“违建”、“无证经营”等问题。而是说城管执法,必须有理有据有节制——这次虽然兴师动众,人多势众,但未爆粗口,未粗暴执法,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可是,陈亚星所质问的那些问题,是否存在,之前的城管执法是否完全合乎法度,也需要权威公信的答复。如果存在失范之处,也必须做出道歉理赔,妥善善后,如果陈亚星存在产权问题,乃至违建、违规经营等问题,只要确实有法可依,也必须依法办理。不偏不倚,依法办事,这才是围观了“鼓浪屿舌战”后,应有的理性客观态度。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