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巧家县爆炸案似乎已经真相大白,赵登用也是受害人之一,而接踵而至的是另外的问题。如何对待巧家县警方之前的言论将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比如县公安局长杨朝邦用名义和前程担保赵登用就是嫌疑人的武断,比如矢口否认爆炸案与拆迁无关。可以说,对待爆炸案的后续工作仍旧考验着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好在昭通市警方已经向赵登用家属道歉,至少按照西谚“迟到总比不到好”的观点,道歉的姗姗来迟永远比用名义和前程做抵押去认定一个受害人是犯罪嫌疑人要好的多。
那么,县公安局长杨朝邦同志此时为何噤若寒蝉了呢?当初,言之凿凿的也是他,如今三缄其口的也是他。当维护一方治安的最高领导人是这样的动辄用前程担保去破案的话,人们自然不会有安全感可言,因为谁也搞不清楚下一次被认定的犯罪嫌疑人会是谁。所以,杨朝邦应该践行自己的承诺,自动辞职为妙,否则,有和颜面面对巧家县的父老乡亲呢?他的沉默正好彰显了他的心虚,他的狂妄也在表达着他的心虚,但他更有可能也是一颗棋子,当昭通市公安局确定了破案的日期,他便不得不为了所谓的满足群众的知情权,而去编造些流言蜚语来蒙混过关,结果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而一口咬定爆炸案与拆迁没关系,如今却证明了犯罪嫌疑人与拆迁的关系。邓德勇和宋朝玉所在的迤博村一组被列入征地拆迁范畴,而政府征地的政策中有一条“划地安置”,邓德勇三兄弟唯独邓德勇个人的户头上“只有父亲的安置面积,没有个人的面积”,这引起邓的不满。可见,当初的咬定成为的谎言。
此刻,公安机关的斯文已经完全扫地。按照一个人的话,他应该无颜见人才对,而实际上,三缄其口的巧家县公安局不知在或者将作何打算,真相大白,明显与拆迁补偿有关。那么,接下来的疑问就是:为何明明有关的事件,在发言人的口中却变了样呢?如果没有利益的纠葛或者说是既得利益的获得者,难以解释这样的过程。
总而言之,巧家县爆炸案的水位已经徐徐落下,上级的公安机关也将信息进行通报并致歉。但后面的“石头”们却仍旧没有出来,一者是县公安局长杨朝邦的言辞,不能仅仅以“不当”作为挡箭牌,而应该进行深刻检讨。二者爆炸案不能仅仅将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便收场,还应该在寻找动机的过程中对于拆迁补偿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调查,这样,才能重新塑造新的形象,否则,公安局的公信力和威信力将会逐渐日薄西山,而到那时,想收拾也将无力回天矣。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