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是我们心理上要过的一道坎。
时间是最好的疗伤灵药,而时间又是这样的残忍,关于这一天的所有痛苦、沉重和惨烈的集体记忆,都会在时间的冲淡和磨碎后,又被时间全部唤起。这个心理上的坎,不仅是对那些遇难者的亲人,那些亲历者和目睹者,那些被灾难震撼的旁观者,那些关心公共事务的公民——不仅如此,对这个国家,都是一道需要逾越的坎。
这辆永不抵达的列车,这辆车上那些永远回不了家的人,我们无法忘记,也从未忘记。忘记你们,爱你们的父母和子女做不到,你们已经成为亲人心中永远的痛。忘记你们,目睹了这一切的国人们做不到,坐火车的时候都会想起你们。忘记你们,中国也做不到——中国这道伤痕,中国人心中的这份痛,不知道多少年才能弥合。
就在这几天,一个在铁路系统工作的朋友跟我说,每次看到那些遇难者家属悲痛欲绝的面孔时,都会泪流满面——是的,723,在他们心里也有一道很难过的坎。非常能够理解这份痛,不仅是出于人之常情的悲悯和同情,也有一份沉重的负疚感。这一年,我接触过不少铁路人,他们身上都这样负重前行的沉重感。
虽然不愿触碰这道伤痕,甚至谈论也成为一种禁忌,但这一年,不仅中国铁路在真诚地反思,中国的改革也在前行中默默地反思。毕竟,这场悲剧暴露的不仅是铁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是高歌猛进的中国改革进程中的一个问题缩影。正如高速前行的高铁速度降下来了,这一年,一向追求速度的中国也学会了慢,一向“以快为美”的中国开始“以慢为美”。
723永远压在我们心中、沉重得让我们窒息的,不仅有那些反映着事故惨象的照片,有最小的幸存者小伊伊那让人忍泪不禁的面孔,有让整个互联网洒泪的《永不抵达的列车》,还有一首诗被疯狂转发的小诗:中国哟,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慢点走,让每一位公民都顺利平安地抵达终点,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和尊严,每一位公民都不被“时代”抛下!
这首诗所以被疯狂转发,不仅因为她触动了灾难和悲剧带给人们的悲悯,更触痛了一直以来中国这列高速前行的列车上人们担心被落下、被甩脱、被抛弃、被碾压的焦虑。快得失去了方向、踩不住刹车的动车对中国社会是一个巨大的隐喻,穷人担心被高歌猛进的城市化进程所抛弃,年轻人担心被飙升的房价所抛弃,留守儿童担心被到城市打工的父母所抛弃,市民担心被飞涨的CPI指数所抛弃……
这一年,中国这辆列车在各个领域都在反思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带来的种种问题,并努力让经济像高铁的建设那样慢下来。让不断狂奔缺少反省的经济喘一口气,等一等那些被飞快的速度落下的穷人,让我们的灵魂有反思和喘息的机会。
震撼舆论的小悦悦事件后,冷漠的路人促舆论反思,我们的市场经济如果一味只追求经济腾飞的奇迹,只看GDP数字,只信仰金钱,而放弃了道德,失去了良知,丢掉了灵魂,那样的社会是极其可怕的。这段时间,中国社会自下而上一直在致力于发掘生活中的各种“最美”,表达的正是一种在点滴重建道德的意愿。
这一年,中国一直在致力于调控畸高的房价,让房价的上涨速度慢下来。上下基本已经形成共识,近几年以火箭般速度飙升的房价,不仅透支了中国经济10几年,掏空很多人的腰包,透支了很多人的未来,更让这个国家的很多被房子绑架的年轻人失去了梦想的能力。畸高的房价隐含的泡沫,一如当年大干快上的高铁发展累积的问题。
这一年,中国也在冷静反思舆论分裂,看到了“微博”和“新闻联播”这两个舆论场的对立,一个代表着民间,一个代表着官方,两边都在自说自话,缺乏交流。有识人士从723的两车追尾中看到了两个舆论场“追尾”的危险,这两个舆论场正像因雷击而失去沟通的D301和D3115,不重建对话和协商机制,激烈的社会冲突难以避免。
这一年,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慢”的吁求。城市大雨后遭遇内涝,舆论呼吁城市放慢高楼大厦的速度,排涝能力更考验城市良心;呼吁不要逼着农民上楼,不要强迫农民铲掉庄稼而种政府认为能致富的产品;神九上天,蛟龙潜海,民众并没有欣喜若狂,而是冷静地期待解决教育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不能比登天还难;这一年,自上而下都在焦虑地呼吁,一边开着宝马一边喝着污水,是对现代化的讽刺,中国不能陷入悲惨式增长……
这一切,都是723留给中国的思考。所以,我们要记住那些遇难者的名字,记住这个惨痛的教训。几十年后,当我们再回看这场灾难时会发现,723不仅让中国铁路的发展刹了一次车,更影响了中国改革的进程。723的教训是深刻和沉重的,代价是巨大和昂贵的,中国的改革转型,需要一套制度化的纠偏机制,而不能总借助灾难和悲剧的冲击,这是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无法承受之重。
常想起那些遇难者的名字吧!中国,你慢慢地走,没什么必须是“时不我待”,也没什么必须“只争朝夕”,没有什么是比民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更高的价值。
相关新闻: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