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要求查明案件事实、合理排除全部疑点的监督行动,赢得了舆论的一致好评。此举在微博上被广为转发与评论。不难看出,在这里,每一份关注、每一次转发与评论都是一种致敬方式,都寄托了公众对真相、对公正的期待
“5·26”车祸案的调查进展持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深圳市交警局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拿出多项新证据来回应公众的质疑与关切之际,深圳市人民检察院的迅速介入,将使这一公共事件的真相更有力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昨日,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发布微博称,该院“侦查监督部门已介入‘5·26’重大交通事故侦查活动,5月28日上午紧急约见了交警办案人员了解情况,并于5月29日下午前往交警侦查部门调阅了案卷材料,要求侦查部门核实肇事司机身份,查明案件事实,合理排除全部疑点,并对案件准确定性”,并欢迎社会公众和媒体监督。
这是与该案有关的一个最新重磅消息。检察院针对公安部门的车祸事故调查取证进行侦查监督,这在深圳并不多见。毫无疑问,检察部门的及时跟进,将进一步强化事件各方的良性互动,使案件调查更好地在公正、公开的法治框架内运行,进一步排除干扰,提升调查结果的公信力。
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院的职权之一就是“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检察监督实质上就是一种法律监督。也因此,检察机关往往被称为“护法机关”,检察官被称为“法律守护人”。尤其是,在某些行政机关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权大于法现象屡屡发生,一再冲击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信心的背景下,检察监督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具有兜底的意义。
这就是深圳检察院介入“5·26”车祸案的价值所在。检察院要求查明案件事实、合理排除全部疑点的监督行动,赢得了舆论的一致好评。此举在微博上被广为转发与评论。不难看出,在这里,每一份关注、每一次转发与评论都是一种致敬方式,都寄托了公众对真相、对公正的期待。
但值得思考的是,从本质上讲,检察院介入本身,只不过是履行了其应有的职责与使命。它之所以成为一则新闻,之所以获得舆论的高度称赞,恰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法律监督还没有成为一种常态。今年全国两会上刚刚通过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为检察机关依法履行诉讼职能和诉讼监督职能、强化法律监督,提供了良好的制度化、法制化保障。因此,我们希望,今后检察部门还能进一步拓宽检察监督的途径,以更好地回应公众要求检察机关纠正司法不公、促进司法公正的呼声。
真相会逼近,互信会沉淀。无论是公众的关切还是交警部门的积极回应、检察部门的及时介入,都意味着“5·26”车祸案有望成为深圳建设法治城市、树立法治形象的一个重要节点。这应当是我们对车祸中无辜逝去的三条鲜活生命最好的告慰与纪念。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