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缅甸大使李军华在缅华各界代表3日举行纪念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70周年座谈会上表态,要尽快为中国远征军建造纪念丰碑,此表态受到了网友的热捧。(4月4日新华网)
其实,远征军纪念碑早就建了。入缅抗战结束后,中国远征军收拾了部分抗日殉国将士的遗骨,在缅甸境内修建了多处集体墓园,并立了多处“抗日殉国将士纪念碑”。只是由于1967年中缅关系恶化,缅甸掀起反华、排华浪潮,不但烈士墓地被毁,纪念碑被砸,有些抗日殉国将士的遗骨甚至被暴徒从墓地里刨出来曝晒在烈日之下,景象十分凄凉。
与远征军墓地及纪念碑尽行焚毁的惨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几年来,日本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先后在缅甸的密支那、曼德勒等这些当年日本军队与中国远征军激战过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座慰灵塔、镇魂碑,做工极其精美,造型异常漂亮,保存非常完好。每年春、秋两季都会有大量的日本人在日本僧人的带领下来这里进行祭祀活动。
我刚刚在著名滇缅战史专家戈叔亚的博客中看到其拍摄的一组有关这方面的照片和文字,深感震惊!就以修建在曼德勒日皆山上的日军“佛塔群”为例,远看去在主峰的一座金色佛塔下面,分布着大大小小100多座金碧辉煌的佛塔。最大的面积超过200平方米,有10多米高,周边还有无数的日本师团联队和个人的墓碑、镇魂碑、招魂碑等。其中,第十五师团(祭)野战第二、第三野战病院、第33师团第31炮兵联队等单位的战没者全体人员名单都密密麻麻排列在佛塔的基座下。
虽然在缅甸战场上,中国远征军击败了日本侵略者,我们是胜利者,但在其后追悼亡灵上,我们输给了日本人。
中日两国在对待战死者的态度上形成如此大的反差,撇开宗教信仰不谈,主要原因在于远征军的身份暧昧——属于国民党军队序列。在特殊的意识形态语境里,如果由政府出面倡导为远征军建立纪念碑,事关舆论导向,多有不便。这样,不但被毁的烈士墓园和纪念碑得不到修缮,寻找并遣送烈士遗骸的问题也一直得不到解决。
近几年来,随着两岸关系日趋缓和,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恢复了正常的交流往来,当年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的历史也才得以浮出水面并得到正面评价。2005年8月15日,中国政府举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中国政府通过驻缅甸大使馆向尚健在缅甸的中国远征军老兵颁发了由国家主席胡锦涛亲笔签发的“抗日英雄纪念章”,肯定了中国远征军当年入缅抗日的功劳。去年央视先后播出了10集远征军纪录片和43集的《中国远征军》电视连续剧,标志着远征军为抗战立下的丰功伟绩业已得到国家和社会的承认。
在这一大背景下,李军华大使作出上述表态非常及时,赢得网友的喝彩理所应当。此刻,我关注的是,纪念碑何时能够建起,以何种方式建,选址在哪里,是建一座还是在多地建,是由政府出资单独建呢,还是通过民间捐助由社会组织建,建起后6万多烈士的姓名及所属部队的番号等能否得以铭刻在纪念碑上等,所有这些均须发动各界协商讨论,从长计议。
最后,笔者只想表达一个愿望,即中国政府建的纪念碑绝对不能比日本人建的慰灵塔、镇魂碑、招魂碑逊色!我们是胜利者,我们要对得起长眠地下的6万抗战将士!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