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开国大典: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

2009年08月14日09:1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夏佑至
画家董希文创作的油画《开国大典》

  建国60周年·影像国史系列之六:开国大典:一个社会主义中国的诞生

  一幅成功的油画《开国大典》
 
  1952年,浙江绍兴人董希文38岁,接到的任务是创作油画《开国大典》。成画之初,《开国大典》广受好评,不仅出现在《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上,还被印成年画,加上其他各种复制品和印刷品的四处流传,以致于一提到开国大典,许多30岁以上的中国人眼前就会出现这个画面:
 
  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双手展卷,对着四个落地的扩音器致辞,六个副主席在他身后站成一排,朱德和刘少奇站在最右边,接下来是孙中山的遗孀宋庆龄,李济深站在宋庆龄的左侧,他的左侧站着白须飘飘的张澜,最靠边的是高岗。周恩来站在朱德的身后。天安门城楼下是招展的红旗和密密麻麻站成方块状的人群。
 
  毛泽东是画面中当仁不让的主体,这一点毋须考虑,董希文要做的是怎样突出致辞者的形象。显然,技术上的难题并没有难倒充满激情的画家。在同行的提醒下,董希文略施手段,让毛泽东看上去比实际要高一些,又将他和其他人拉开了距离。毛泽东的同志和盟友在画面的左后方挤成一团,这样就给表现毛的伟岸形象腾出了更大的空间。所以,在最后呈现出来的画面上,局促的空间让城楼上的其他人的形体显得拘谨,唯独身材高大的毛泽东动作舒展、潇洒而自如。
 
  不仅如此,城楼上的人群站在在屋顶投下的阴影中,只有毛泽东一个人是例外。他头顶只有一盏巨大的红色宫灯,宫灯底部的黄色的流苏被南风吹得向后飘去,蓝天上漂浮着白云,和红色的宫灯与立柱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他就独自置身在这明亮的天地之间。
 
  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梁思成受邀来评估这幅画。他发现毛泽东的左侧有四根立柱,而右侧一根立柱都没有。为了给他更多的空间,并且毫无疑问地置身于画面的焦点位置,画家不得不冒着让城楼垮塌的风险。
 
  梁思成立刻指出,“画面右方有一根柱子没有画上去”。但他并非如此不识风情,所以接着指出,“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照片和电影记录下来的情景和开国大典的油画有很大的区别。在电影中,所有人都拥挤在一起,即便是毛致辞的时候,仍然走来走去,这从周恩来的位置上就可以看出端倪。他本来站在毛泽东的右侧,也即靠近摄影机位的一端,就在毛泽东用湖南话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时候,周总理悄没声息地移动到了毛主席的左侧,也即远离摄影机的一端。

  
[1] [2] [3] [4] [下一页]
(责任编辑:liujing)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