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总导演郎昆
编者按:作为导演,想赢得观众掌声,不在节目上下功夫,却在现场“领掌”,指挥现场观众鼓掌,弄虚作假,欺骗观众,欺骗自己。这样的做法,套用春晚中一句著名的台词来说,就是“相当的蠢”。
行船有“导航员”,旅游有“导游”,上厕所有“导厕员”,而如今央视的春节联欢晚会出现了新的行当,我们姑且称之为“领掌员”。大年晚上看春晚,发现节目没有多大的变化,只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现场观众和掌声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掌声不同步,在一些很不出彩的地方,往往出现现场的叫好声,让观众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都应归功于“领掌员”。
原来,郎昆、甲丁、汪洋作为春晚的三大导演从晚会一开始就在卖力领掌。一到插播广告和念电报的时间,他们就死命向现场观众提醒鼓掌和表情的注意事项。春晚的4个多小时里,三人始终站在过道中领掌,除非后台有事。(《现代快报》2006年1月29日 )以致于春晚现场观众叫苦连天,因为早就看腻了笑脸听指挥。导演要求观众按照他们的节奏叫好、鼓掌,弄得观众像机器人一样,什么都不是发自内心的,全部都得听指挥行动,很累。
春晚连大导演都要去领掌,这在国际上也许更是史无前例的。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春晚排练时汪洋交给观众的的鼓掌秘籍:“下场的掌声要比上场的大,笑的时候要稳、准、狠,笑声大小要体现出大包袱、小包袱的区别”等。(《华商报》2006年1月8日)看看,观众不领情,导演只好用领掌身体力行地救场,这样的献身精神显得多么壮烈同时又多么滑稽啊。如果小品的质量高一些,让观众自然发笑,导演就完全不必这么费神了。
不去认真研究喜剧的多元化发展趋势,不去很好借鉴国外的幽默动向,不积极进行小品表现形式的革新,不去积极探索实验小品的可行性,不洞悉观众新的幽默审美价值判断,而是喜欢做渲染现场气氛的表面文章,不惜进行掌声造假,连导演也要上阵鼓噪,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想的,发自内心的笑声即使不用领掌观众也会笑得前仰后合,不可笑的小品即使领掌也是在欺骗观众,也不会出现好的喜剧效果。
看卓别林和憨豆先生的表演,我们笑的神经总是被逗得全部兴奋起来,笑声随之喷涌而出。中国的春晚小品越来越难让观众发笑,这和小品的质量有关系,但是和导演的幽默审美修养关系极大,一个喜欢自己奋不顾身去领掌的导演决不是一个好导演。导演一领掌,观众就发笑,这种笑声不是针对导演的作品,而是针对导演的做法,这样的春晚态势让人为导演忧虑,为春晚忧虑,更为中国的小品未来而忧虑。领掌的效果毕竟不是实际的“笑”果,2007的春晚如果还要死皮赖脸地搞的话,那就让导演的领掌走开。
相关阅读:骂声一片的央视春晚 春晚即将完蛋的征兆
赵本山发火了! 春节钟声应该在23时敲响
央视春晚能教人私闯民宅吗 又见央视“春晚”拿农民开涮 (责任编辑:悲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