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意义上本币国际化从某种角度说都是一场必然自我崩溃的游戏,本位货币的维持必将淘空本位国家积累的国际储备和国际经济地位,并最终导致本位货币的更替。
由次贷风暴所引发美元的金融海啸已经把世界经济和金融都带入危机的边缘,自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持续了30多年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陷入了“墙倒众人推”的困境。
毫无疑问,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提高人民币国际地位,将给我们带来许多有形与无形的利益。首先,目前国家竞争已从传统的领土竞争单一模式发展成为贸易竞争和资本竞争两种模式,其中国家资本竞争的重要领域就是货币竞争。
在整个国际货币体系中,国家货币按照所处地位由低到高可以划分为5个层次:不可兑换货币、有条件可兑换货币、自由兑换货币、国际货币、国际本位货币。其中,货币地位越高,其经济对世界的影响就越大,其向国际社会转嫁国内危机的能力也就相应越强。目前,人民币仅处于第2个层,与我国经济实力在国际上的地位不相匹配。其次,由于人民币汇率受制于美元,货币政策在较大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这几年来,我国的货币政策出台频率之高,调整幅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但是其政策效果之差同样也是历史罕见的。前一段时间,我国货币政策不断紧缩,但境外热钱却大量流入;最近一段时期,中央银行不断放松货币调控,境外资金却大量流出。国际资金的这种逆向操作在较大程度上对冲了我国货币政策效果。
从目前形势看,美元的灾难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人民币的机遇。美元正在遭受严重信任危机,欧元也不断走向衰弱,人民币加速推进国际化应该正当其时。通常情况下,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很容易受到美国政府的打压。第二次石油危机以来,美国政府为了维护美元的国际霸主地位无所不用其极,不管是阴谋,还是阳谋,比如制造石油美元、策划政权变更和直接军事干预等等,只要需要什么都用。但现在,美国政府内外交困,不管是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阻止中国人民币国际地位的上升都会力不从心。实际上,它现在不仅不能打压中国,而且还有求于中国去帮助它,在内稳定金融局势,在外抗衡来自欧洲咄咄逼人的“逼宫”。与此同时,为了减少美元危机向外转嫁带来的损失,世界各国都在谋求更安全的币种和储藏货币多元化,人民币作为目前最具有升值潜力的货币之一,容易受到国际社会的追捧。
然而,由于“特里芬两难”问题的存在,真正意义上本币国际化从某种角度说都是一场必然自我崩溃的游戏。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特里芬提出,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里芬两难”。由于布雷顿森体系是建立在美国一国的经济基础上的,以美元一国货币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货币,如果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就会发生美元供不应求的短缺现象;但如果美国的国际收支长期保持逆差,那么国际储备资产就会发生过剩现象。变成美元泛滥,进而导致美元危机,并危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特里芬两难”决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事实上,这也正是美元崩溃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本币国际化必然带来开放资本项下的自由兑换,容易受热钱的冲击,当实际汇率与名义汇率出现偏离时,就会引起投机性资本的套利行动,国际间人民币流动还会进一步削弱央行对国内人民币的控制能力,增加宏观调控的难度。
总而言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确实要推进,但千万不可冒进,否则带来的代价可能是我们所不能承受的!
(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展战略处处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