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格兰有历史之恨,对自家的资源被掘走有不满之情,保守党留下的伤口尚未痊愈,对自主命运的热望永不消退,对走北欧之路的憧憬,民族党几十年执着的推动,苏格兰民族身份的豪情,这种种因素本已足够让苏格兰人做出选择。但苏格兰人仍然慎重地选择了留在英国,在理性与妥协这一点,可见真正的英国味儿。
苏格兰不独立 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一位住在爱丁堡的中国留学生发了条微信:“一觉醒来,苏格兰还留在不列颠联合王国,一点惊喜都没有。”
住在爱丁堡的一群中国留学生一宿没睡,他们开了一个群,随时报道全民公投计票结果,供在万里之外的我提取,再通过微博告诉网友。
第一个区结果出来,NO,反对独立。第二个区是独派票仓,结果出来,NO。连续四个小区都反对独立,让“统派”士气大振。然后苏格兰第四大城市邓迪出场,YES,支持独立,一下让选情紧张起来。
随着票数的陆续公开,反对独立的占据明显上风,差距维持在10%左右。第三大城市阿伯丁投了NO。此时有点“独派”大势已去的感觉,但大家都在等格拉斯哥“表态”,苏格兰第一大城市是独立堡垒,表现给力能让选情陡增悬念。结果意料之中的支持独立,却对大局于事无补。苏格兰留在大英帝国, 已经尘埃落定。
但是人们还在等待,爱丁堡是统派天下,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它的票数,具有决定性的标杆意义。它没有令我失望,反对独立的票数超过60%,苏格兰的精英、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主张。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说,公投而不独立,苏格兰才能够大获全胜。结果证明了这个观点,苏格兰人选择了最符合他们根本利益的理性之路。
对英格兰有历史之恨,对自家的资源被掘走有不满之情,保守党留下的伤口尚未痊愈,对自主命运的热望永不消退,对走北欧之路的憧憬,民族党几十年执着的推动,苏格兰民族身份的豪情,这种种因素本已足够让苏格兰人做出选择。尽管有以上这些,苏格兰人仍然慎重地选择了留在英国,这让我对他们肃然起敬。在理性与妥协这一点,我从苏格兰人身上看到了真正的英国味儿。
公投结果出来之前,我虽然一再表示乐观,但内心有深深的忧虑,即是对所谓“乌合之众”的担心。有识之士会独立判断,群众们却容易被政客鼓动。他们内心同样有离开英国的不安全感,但独立,是一个多么诱惑人心的词汇。
而结果证明我错了,我严重低估了苏格兰的普通民众。我特意关注一个叫可可考迪的小镇,我曾去那里探访,这个完全以煤矿为业的小镇,随着撒切尔一声令下关闭煤矿而全体失业。小镇被彻底摧毁。去年我去可可考迪,是去那里看一出音乐剧,讲的是小镇煤矿大罢工的历史。走在街头,这个荒凉的小镇至今没有恢复元气。
这座小镇应该是铁杆独派了,我死等着他们的结果,以印证这个判断。他们却“打了我的脸”,不光小镇,那整个地区都是反对独立。原因也许只有一个,自从传统工业衰亡,福利对那里的人民就至关重要,而对于独立之后福利的担心,促使他们选择留下。
甚至工人阶级最多,独立情绪最狂热的格拉斯哥,投票率却远低于苏格兰平均值。只能证明他们对留下不甘心,对独立又不放心的矛盾心理,于是选择了弃权。在民主投票中,弃权也是重要的表达方式。沉默的格拉斯哥人,用满腹心事的弃权票,为苏格兰留下做出了贡献。
于是,随着“三文鱼”的总结发言(苏格兰民族党领袖萨蒙德,其英文发音酷似三文鱼,中国留学生就给他起了绰号。),不独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苏格兰人用全民公投,为全世界观摩的人,提供了如何用好手中民主权利的示范。
通过聆听讲述,有三个小故事令我触动,他们都是这场全民公投里的好故事。
投票前后,爱丁堡聚集了很多外来人,他们并没有投票权,却也很认真地分成“YES”和“NO”两个阵营,表达自己的主张。还有一个美国小伙,他住在伦敦,公投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他却从伦敦跑到爱丁堡,朋友看到他在一辆公交车上,向四五十位乘客发表演讲,陈述得失,劝乘客们投“NO”。
在英国时间晚上十点,还有人排队投票,问她为何支持独立,她说政客都是骗子,她并非因为政客的忽悠才去投票,而是苏格兰需要更亲民的政府,需要有机会掌握自己的命运,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虽然这个前途并不确定。
可能这位女士的话情真意切,我在旁边聆听的女儿深受感动,她说自己一直反对独立,但听了女士的话之后,她改变了主意,如果她有机会投票,她可能投一个“yes”。
大人们在投票决定命运,女儿所在中学的学生们搞起了模拟投票,他们虽然没有投票权,但要发出自己的声音。结果显示,超过70%的中学生支持苏格兰独立。(文/潘采夫)
专栏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