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日本如何看中国两会

日本最关心的是中国人事变动。除了日本政府,日本的个别大企业也会建立一个中国各级领导人档案。“两会”是日本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从公开信息中获取商业情报,从而转化为商机是日本的拿手活。

  曾经有个记者问我,日本最关心中国“两会”什么内容?这个问题我认真想了几天。

  首先,就本次两会来说,日本最关心的是人事。日本人很相信人事决定事态的关键,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邻国,日本对每五年一次的人事保持了高度关注。除了日本政府,日本的个别大企业也会建立一个中国各级领导人档案。就我所知,一般现中国重要省份的省、市、县级领导,日本大约早在10年前就已经为他们建立了档案,其中包括所受教育、学历、兴趣爱好、家庭等等,当然还有各种政治立场,以及谈话也会纪录在案。如此一来,日本就对新的领导的各种行事风格有了提前准备。


日本《读卖新闻》和《朝日新闻》对中国两会的报道版面(资料图)。

  举一个例子,五年前召开“两会”时候,日本媒体就对中国外长人选很感兴趣,认为谁能出任外长就能预示未来中国外交的重点在哪里。当宣布外长人选后,日本媒体都口径统一:中国将重视对美外交。这是日本媒体从当时的新外长杨洁篪的工作经历、语言能力以及外交经历,综合他的各种资料档案做出的判断。

  本次两会,日本仍然非常关注中国外长人选,除了日本外务省,相关商社以及各大媒体驻京记者都在以各种渠道打听中国的新外长人选。日中关系走到现在,新外长的人选或许能够给日本一个新的选择。虽然没有正式宣布,日本媒体都说基本上知道了即将担任外长的人选。日本外务省认为这个人选是中国重视日本外交的结果,也是中国继续稳健外交的信号。这位候选人在日本工作时与日本各界的关系都不错,当时虽然日中外交有风波,但是双方还能继续维持“政冷经热”的局面,并且,他回国以后对于中国打开海峡两岸的局面也做出了相当的贡献。在安倍不断对中国发狠话时,中国如果最终选了这位外长,作为知日人才,他知道安倍的七寸所在,或许日中外交会有新的转机。

  除了人事问题,日本其次关心的是政治、经济走向,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中国的未来政治、经济走向的内容非常痴迷。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正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当时中国在两会中多次提到要引进日本先进技术,以及日本的重要公司。当年,日本相关方面的判断出现了偏差,认为中国方面的意愿只是一种宣传,他们认为对中国投资时机尚早,持有这个想法的也包括著名的丰田公司。中方的策略是借“两会”宣布对外开放措施,以优惠的条件吸引丰田公司来华投资,虽然丰田高层来过中国访问,也见过邓小平等人,但最后却没有对华投资,这一拖就晚了大约20年,当时在中国投资的德国大众,已成中国汽车工业的老大。

  当然,事情也有例外,1990年的“两会”是对外开放的风向标,当年法国标志汽车因为投资出现问题决定离开中国,广汽想找下一个合作伙伴,在日本大多数汽车厂商都在观望时,本田公司根据自己的判断摸石头过河了。本田决定利用标志的工厂旧址,成立广州本田公司,这个判断使得本田第一次在海外打败了老对手丰田与日产公司,在中国获得了良好业绩。很多年后有人开玩笑说:本田公司海外的同仁,学习中国“两会”精神学的好!

  此外,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日本商界对中国“两会”中涌现的各种议题、议案也很关注,因为中国政府的很多发展方向都是从中而来。比如,一段时间内在两会上多次被提及的京沪高铁,现在已经成为现实。日本众多商社、公司因为这个议题,在中国开展了广泛合作。日本方面每年两会期间都要跑相关会议组,潜移默化地推荐日本技术以及日本建设商,虽然最后这块大蛋糕日本只是拿到了大约三分之一,但最终还是进入了中国高铁市场。

  今年的两会还有一个例外,就是日本人额外关心环境问题。中国的PM2.5 、水污染等危及百姓健康,中国政府也开始着力解决此事,而日本在治理这些问题方面有独到技术,如果中国最终决定加强改善环境问题,那么意味着,除了汽车、电器等,在环境方面日本也可以分得蛋糕。换句话说:“两会”充满商机,日本绝对不会放弃这个机会。而且,雾霾等问题也在影响日本,帮助中国搞好环境也是帮助日本自己。

  “两会”是日本了解中国的一扇重要窗口,从公开信息中获取商业情报,从而转化为商机是日本的拿手活,同样,中国也可以借两会向日本释放信号:机会一直有,但是底线不能变,要参与中国商机日本就要适应中国的规则,否则只能是永远的看客。

专栏策划: 搜狐评论 南海网

最新文章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