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高官两会受访“潜规则”

除了小环境,更有“微环境”,这往往跟大员的秘书们有关。对于秘书来说,除了几家中央党媒和必要的外媒,别的媒体基本都是“添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今年高官们会更开明地接受采访吗?其实省部级高官们到底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接受采访,当然体现的是他们面对公众的态度,但其背后,则是政治逻辑的运行法则在起作用。

  高官是否接受采访,有其政治逻辑

  每年一度的两会盛宴,媒体和公众最关注的方面之一,是高级官员们的表态。

  省部级高官们到底按照什么样的原则接受采访,当然体现的是他们面对公众的态度,但其背后,则是政治逻辑的运行法则在起作用。

  有时候,地方高官会在某些年份选择集体低调,比如2007年两会。因为当年秋天就要举行十七大,所以公众眼中的政治明星基本上都未接受专访,或者只是在诸如《人民日报》和央视这样的主要党媒说几句。

  其时,记者曾试图约访一位如今已在中央任职的省委书记,但总难以达成。最后不得不在名片上写了一段话,塞到了这位省委书记房间的门缝里。后来省委办公厅的官员打来电话说,书记已经看到纸条,但是“确实繁忙”。

  同样,2012年秋天举行十八大,当年春天的两会也是政治明星们小心谨慎的时候。不过2012年两会此前稍有不同的是,虽然一些地方大员对专访都保持了惯例的谨慎,但在代表团团组开放接受集体采访时都颇有几句“出彩不出格”的话。让人感慨时代在进步,“安全第一”的规则也在不断调整。

  除了全国党代会举行的当年外,第二年的两会一般也会谨慎接受采访。

  比如2008年的全国两会,虽然当时十七大已过,党口的官员已定,但因又涉及到政府换届,而此前在地方人代会上转正的一批“代省长”们刚刚就职,自然不宜多说。记者的约访中,省长们讲的最多的是,“过段时间吧”。一位中部地区的省长解释说:“刚就职几个月就讲本省应该如何发展,只能被人说浮夸;但如果说还在积极调研中,没有最终的思路,那我还说什么呢?”

  所以,今年按道理也应该是一次相对谨慎的年份。

  是否接受采访,也要看高官的秘书

  除了换届前后,一般在一届全国人大的第二到第四次会议时(比如2009—2011的3年),因为没有人事问题,基本可视为“例会”,各地方大员们都颇为放松。

  所以各媒体上,有关省级高官的访谈也便多了起来。就算拒绝,大家们也显得很实在,前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就曾拍着我的肩膀说:自己今年已接受过某媒体采访,同样的话总不能反复说,“以免让人家说老卫就会这几句,明年你提前约”。

  上述是大环境的影响,官员们本身还受制于小环境。比如在一些省份,往往因为该省身为“政治新星”的省委书记低调,跟宣传部门声明本次两会不接受采访,由此省长和副省长们也都跟着低调起来。所以上会的记者们也要费尽心思打听上述信息,否则无功而返,空耗时间。

  除了小环境,更有“微环境”,这往往跟大员的秘书们有关。对于秘书来说,除了几家中央党媒和必要的外媒,别的媒体基本都是“添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记者在两会现场就曾经碰到某省长对我颇有热情,转头嘱咐秘书给我留手机号——然后我理所当然的掏出手机,结果人家连面子活都懒得做,要了我的电话,说会给我发短信。然后,该短信从未来过。

  不过有时也是某些同行不争气,曾有某省委书记的秘书对我们采访完该省委书记后是“自己写稿子”而不是问他们要稿子而颇有感触。

  更多时候秘书则充当了挺身而出的角色,这是个体力活,比如及时地拉扯:一般都是领导笑而不语,或者轻声说着谢谢快步走开,秘书则奋力拉住已经倾斜的记者;碰到一些过分敬业的同行,秘书中午还要拦在楼门口防止领导被敲门。

  今年高官们会更开明吗?

  而今年公众的期待应该比往常更为强烈——因为这是继去年秋天十八大执政党系统换届之后,国家系统高层领导的大换届,我们将见到更多新面孔;而以习近平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中央领导,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已经以其崭新的风格,积累了巨大的民望。由此公众期待整个官员阶层,尤其是高级官员,在本次两会上,有更与众不同的表现。

  对于地方高官,联系方式大多是通过省委宣传部,这是执政党的部门。如果你之前和政府系统中的省政府办公厅秘书长之类的官员熟悉,也可以通过他们直接约省长。一般情况下,稍微热门一些的省部官员都会收到十几份几十份约访申请,他们的秘书班子会从中挑选几个“够分量”的媒体进行沟通。

  这些省部级官员也会“适当地”选择专访次数(一般两三次左右,分别选择电视、报纸和网络),如果在事先的约访中他没选择你(通常是对方决定此次会上低调行事或者觉得你的媒体不“达标”),那么会上基本上也不用再对其进行纠缠采访了。

  有时你去某代表团旁听审议时,意外发现某书记或者省长在场,不用着急,他不会马上走,你还有机会让编辑部草拟一份采访提纲,然后到驻地宾馆的网络中心下载打印递给对方。

  有时你会在驻地电梯里和省委书记们遇到,或者“故意”遇到,电梯空间狭小,秘书也无法把你拖走,而驻地宾馆高高的楼层也给你足够的时间陈述约访理由,或者问一两个关键问题。如果对方答应了你,那么记得赶紧跟他敲定具体时间,诸如“过几天再说吧”或者“我会联系你”这样的话是靠不住的,要问到秘书电话,并记得中间催促,必要时第二天再次去现场“等采访”。当然,更多的高官会拒绝你。

  一般来说,地方高官接受采访主要是谈当地省情,而跟个人有关的问题则属敏感范围。不过也有一些开明的官员会突然打破你的固有印象。

  此前记者曾拦住一位东北某省的省委书记。他一开始推掉了采访,说自己是省委书记,谈发展还是去采访省长。记者说我们不多谈当地的发展,主要想聊聊你自己的经历。这位省委书记转过头对秘书说,“这倒是可以谈谈”。

  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开明官员。

  作者:马昌博(《壹读iRead》杂志副主编)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