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些论文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的100位之后。这些低质量的“论文水军”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除了败坏学术空气,浪费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最终将创造的土壤彻底破坏,它比“网络水军”的危害大多了。【网友评论

学术界的劣质论文综合症

令人尴尬的世界第一

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记者会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建议,必须尽快改革我国的科研体制和对科研人员的评价考核机制,绝不能以发表多少论文去论英雄。“我想跟大家说两个"第一",中国现在有两个世界第一。一个是研发人员,到2009年年底,我们有318.4万研发人员、科技人员,这是世界第一,超过美国;一个是近年来我们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但是这些论文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的100位之后。”【详细

自然科学引用排名靠前

坦率地说,论文数量的多寡并不能成为衡量科研水平的标准,尤其是对人口基数最大的中国来说。论文质量以及被引用率才是关键。事实上,在论文质量方面,社会科学类与自然科学类还有着明显差异。
     近年来一些学术论文引用不规范、造假以及腐败事件中,社会科学类较为显眼,自然科学类则没那么明显,这是由其学科特征决定的。自然科学类的学科特征决定了论文及成果必定要受一些特定的科学规律主导,不易胡诌,是否为创新科研成果也较容易以客观标准判断。根据去年年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公布的2009年度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我国材料科学、工程技术领域论文的被引用次数排名世界第2位,数学排在第3位,化学排在第4位。与2009年相比,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领域的论文被引用次数世界排位提高了3位,科技类论文的影响力在上升。

社科类论文水货不少

社会科学类的众多研究与结论主观色彩更强一些,并且对一些问题的研究并无固定模式与答案,最终可能是一种开放式的结局。这种弹性也就为很多低质量论文,变通提供了空间。比如一些人写论文的方式甚至是仅花一点时间和精力在图书馆就可完成,又比如一些人可以因其职位或者知名度就轻而易举地获得论文共同署名权,甚至是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论文。而社会科学类研究所需要的那些计量统计研究、社会调查研究以及田野研究并没有多少人认真付诸实践。

学界水货论文乱象

史上最牛连环抄袭案:13年,25人

2010年3月,两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举报称,广西柳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檀德馨和浙江省平阳矾矿医院潘芝芬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年第13卷第6期的《刮宫术后宫腔粘连185例分析》一文,遭到16个单位25人的6轮抄袭,形成了一起“连环抄袭案”。如果不是找到了“连环抄袭”这个新鲜词汇,仅止于抄袭,恐怕已经不能成为新闻了。“很正常”的新闻跟帖表达了网友的无奈与麻木。【详细

70篇论文造假事件震惊学界

2009年12月19日,国际学术期刊《晶体学报》E分卷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公布了以井冈山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讲师钟华和工学院讲师刘涛为责任人,发表在该刊物的70篇论文存在造假现象,并作出一次性撤销的决定。文章称:“这些报告的作者在2006年至2008年间仅凭修改一套原始强度数据而发表系列文章。”文章还表示,调查工作仍在继续,问题论文数量可能继续攀升。 井冈山大学党委书记万继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发出感慨:“在一个刊物、短短一段时间内发表几十篇论文,这已经是有点疯狂的行为了。”【详细

10亿元的论文买卖市场

2010年1月,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披露,2007年我国买卖论文“产业”规模约为1.8亿元;到2009年,论文买卖销售额近10亿元,规模膨胀5.5倍。“产业”作为经济学概念,泛指各种制造提供物质产品、流通手段、服务劳动等的企业或组织。很难想象这样一个经济术语会和论文买卖联系在一起。但当你看到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武汉一家论文买卖公司与200多家期刊编辑人员有直接联系、雇用着80多名枪手、年利润数百万元的消息时,你会发现,现在的论文买卖确实开始“产业化”了。【详细

中国高校SCI饥渴

要升职?要评院士?先写论文

上世纪80年代末,南京大学将SCI论文数作为一种评价体系引入中国大陆。引入该评价体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处于转型期,国内学术界存在各种不正之风,缺少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二是某些专业国内专家很少研究同一问题,国际上通行的同行评议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 就在南京大学最先将SCI引入科研评价体系后,各高校纷纷跟进,将SCI与职称评定、科研经费等挂上钩,并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整个学术界的“SCI崇拜”,学界的职位晋升乃至院士评选,都无不与SCI挂钩,SCI由此滥觞。 【详细

官员的论文政绩主义

在那些教育主导者看来,他们的成绩只有两个:一是强化它们的行政监督和管理以使得大学教育中规中矩,这是他们眼中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志;二是强化对文章发表的奖励以使在那些主流刊物上多发文章,这是他们眼中展示科研成就的主要指标。【详细

写论文成为高校老师谋生的重要手段

当前国内高校的学术制度迫使高校教师多发表论文:一者,教师的工资却相对较低,甚至根本不足以保障安定而体面的基本生活;二者,在排名和政绩的激励下国内各高校都实行着一种畸形的论文奖励制度,这种奖励甚至逐渐成为高校教师的主要收入来源,从而成为他们竞相追逐的对象。正因如此,国内高校各层次的教师都承担了发表论文的巨大压力:这不仅是为了学术的兴趣和考核的要求,更是为了生活的压力以及对奖励的追逐;而且,正是这种为发表而研究和写作的导向,使得国内学术完全变质了。【详细

研究生的“关系论文”和“金券论文”

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高校动辄六年才能让研究生毕业不同,中国的硕士、博士一般只需三年左右时间就能毕业,而且如果达到规定的论文发表指标并完成毕业论文,即使你一本书没读过,同样可以毕业。但严格的论文发表要求,又使他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发表论文,这就导致了“关系论文”、“金券论文”(通过缴纳高价购买论文发表权)或买卖论文现象的产生。 【详细

学术界的生态危机:劣币驱逐良币

学术行政化管理是劣质论文泛滥的根源

造成中国大学论文数量大、质量低、原创指数不高的原因,一是评价主体问题,二是评价标准问题。中国大学对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主体,不是学术界内部,而是行政管理部门,科学性当然不高。在评价标准上,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发表、出版论文著作的数量和课题的数量,依据杂志、出版机构的级别和立项鉴定单位的级别来认定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高低,难以科学地评价出学术科研活动及其成果的含金量。这就造成许多大学的科研评价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品质,真正有价值的学术成果难以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 【详细

扭曲的学术市场:逼良为娼

哈耶克曾指出,“我们大部分的需要是由市场来供给的。这种情况同时也就给了大多数人以谋生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不应该允许任何一个人去将他的全部精力用于不带来经济回报的目的上”;事实上,像对学问的追求就不应该为物质利益的考虑所支配,这也是哈耶克极力呼吁社会必须容忍一些“闲着”的富人存在的原因。为了真正的学问发展计,我们就需要给予一些有学术兴趣的人以较为稳定而有保障的收入,而不是依靠直接的物质交换来激励他们从事那种容易被市场“认可”的研究,否则,这些人大可进入工商业从事那些可以直接通过交换获取回报的工作。
    然而,当前国内高校却实行了与此背道而驰的学术制度:教师的固定工资非常低,相当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课时、科研、课题等激励;在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一种变相的市场“交换”制度,并且,这种“市场”是扭曲的,是以符合特定形式或规范为标准的。正因为当前高校内的学术激励制度已经远远偏离了“求知”这一学术根本,因而那些贫寒的士子们也不得不尽其所能地追求这些奖励,在某种意义上,这实在有点“逼良为娼”的味道。科研、工资等方面的共生制度加剧了终身职制的危害:科研成果成为每年的业绩考核指标,并与津贴挂钩,从而学者被逼必须每年都在不断地发表这种应付之作,而根本无暇作真正的学术积累和沉淀。 【大学校长、院长、教授论文抄袭学术造假排行榜

“论文水军”危害大于“网络水军”

当“学术”成为谋生的手段,学术研究成了一种可以随便应付的事情,甚至成了谋得研究经费和晋级职称的途径。再进一步说,必然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如果无价值的学术次品或抄袭文章泛滥,必定占用和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造成了对学术精品的替代,排挤原创性研究,进而就出现了劣质学术成果排挤优质学术成果的逆向选择现象。 “论文水军”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这些没有价值的东西,除了败坏学术空气,浪费国家对科研的投入,最终将创造的土壤彻底破坏,它比“网络水军”的危害大多了。 【详细

专题策划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北落
2011/03/07
NO.324
穷人银行错了吗?
2011/03/4
NO.323
全民加薪不靠谱,减税是王道
2011/03/03
NO.322
关注尘肺群体:能救一个是一个
2011/02/02
NO.321
提高个税起征点:越多越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