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金斯:爱尔兰“诗人总统”批评美国外交政策
希金斯现年70岁,先前出版3本诗集,长期推广爱尔兰本土艺术、文学、电影和凯尔特语。与其他几名只会说英语的候选人相比,希金斯在竞选活动中经常流利使用这种爱尔兰本土语言。另外,他推崇民权,曾严厉批评美国对伊拉克、阿富汗的外交政策以及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政策…【详细】 |
|
|
|
|
|
范龙佩:“诗人首相”出任“欧盟总统”
2010年1月1日起担任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的范龙佩,因爱好文学并喜欢用荷兰文写俳句,在担任比利时首相期间就被称作“诗人首相”。范龙佩喜欢戴金丝镶边眼镜,一头凌乱稀疏的头发让他看起来更像一名学者,这位在政坛游刃有余的政治家写下过这样富有哲理的诗句:头发随风飘舞,多年后风依然在吹,但可悲的是,头发已经不在…【详细】 |
|
|
萨达姆:依靠写诗度过人生最后的岁月
萨达姆就是其中一例。他面临美军围剿、被迫出逃之时,据说随身仅携带《古兰经》、阿拉伯语诗歌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等书籍,深陷囹圄之时,他依靠养花、读《古兰经》与写诗来度日。值得一提的是,萨达姆的长篇情感小说《扎比芭与国王》已有两种中文译本,另外,卡扎菲也有《卡扎菲小说选》公开出售
…【详细】
|
|
|
|
|
希特勒:梦想成为“艺术家”
1889年4月20日,一个奥地利海关职员生下了他第四个儿子:阿道夫-希特勒。这个神情略显木讷的小孩最初的梦想是成为艺术家。成年后,他前往维也纳,报考绘画学校未予录取,投考的建筑师学校也拒绝了他。希特勒在维也纳逗留到1913年,在榨干了最后一笔遗产后,不得不靠着炮制明信片风景画过活。他始终偏执地认为,艺术学院没有录取他,“世界肯定蒙受了重大损失”…【详细】 |
|
|
丘吉尔:诺贝尔文学奖破例授予的唯一政治家
1953年,瑞典文学院决定把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给英国前首相丘吉尔,主要奖掖他的历史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理由是:“由于他在描绘历史与传记方面之造诣和他那捍卫人的崇高价值的杰出演讲。”瑞典学院把他比作“具有西塞罗文才的西泽大帝”。丘吉尔的获奖,打破这项惯例,他因之而成为唯一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家…【详细】
|
|
|
|
|
略萨:竞选总统失败,写作源于不快乐
2010年10月7日,略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自1990年来首位拉美作家获奖。瑞典文学院给予略萨的评价是“他对权力结构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对个人的抵抗、反抗和失败给予了犀利的叙述”。1987年,略萨曾回到秘鲁组建新政党“自由运动组织”,主张全面开放的自由市场经济。1990年,略萨参加秘鲁总统大选,但最终惜败于藤森。【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