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申请美国的大学,关注学校和专业排名,别的不怎么多管。美国人选学校方法和我们差别颇大。当然学校和排名也不是不重要,但是他们还看很多其他因素。有些学生居然会因为某个球队去上一个学校。美国的大学体育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俄克拉荷马大学,其橄榄球队在全美赫赫有名。该校长曾呼吁:我们应该在球队基础上,建立起一所大学起来了。很多大学球队的教练,工资是校长无数倍。人们一般以为,大学的球赛,因为拉拉队、乐队等,可看性超过职业赛事。在德克萨斯和俄克拉荷马这些地方,有的中小学家长为了挽留一个好的教练,有的家长都自己凑钱,给教练开奖金。而我们邻居小孩选大学时候的考虑因素之一,居然是她儿子上某某学校,可以继续参加校队的游行乐队,我甚至都不知道这乐队是干嘛用的。 【详细】
步入中年以后,王朔总是在两件事上自我重复。一为道歉,二为道别。在《非诚勿扰2》里,他编造了一个人生告别会,来满足自己对道别的诉求。道别就是放不下,放不下内心的诸多情结,它们在电影里,也一股脑的出现:海军、大院、共产主义、女儿、美、自杀、生老病死。把这些感情用几部作品变着花样的来回阐释,显得多少有点矫情,但其实细想想也是好事,我们这个时代又缺少忏悔又缺少深情,王朔都找补上了。再者说,能把临别赠言当成创作内容一写好几年的作家恐怕也就他一人吧?其实整部《非诚勿扰2》里,讲的同样是这两件事,道歉和道别,当这两件事儿慢慢变成一回事儿,王朔就有了一种温暖的情怀,在白驹过隙的人生里,留下几句喃喃而绵长的絮语。到影片最后,使人潸然泪下的,不正是这个吗? 【详细】
村委会后窗外是一个占地上百亩的现代化苗圃的玻璃工房。刘集所在的大王镇,聚集着一批大企业,全球最大的新闻纸制造商就坐落在这里。当地的干部认为在大王“不好干”,因为这里全都是大企业、大老板,“他们本领通天,有时不把镇里放在眼里。”一个坐落在乡村的大型现代企业很有意思,即使生意做到了全世界,也要受县里、乡里的领导调度。想象一下,一个通常意义上的乡长甚至村长,煞有介事地视察一座企业航母的场景,似乎不无荒诞。一个村长就有当大企业老板的能力。这个过程中,唯一缺少的是普通农民的表达。无论繁荣与凋敝,他们的乡村都是被别人塑造出来的,他们关于乡村的梦是什么?他们有做梦的可能吗?一切都不得而知。作为乡村真正的主人,从叙述的他者,走向主体的自我建构,路还很遥远。 【详细】
好些东西都要有准生证,没有,即使生下来,也算不合法。南方科技大学已经筹办三年了,不仅校长到位、资金到位、教授到位,一个少年班的学生,十岁的山东神童,也已经来到了学校,但是,准生证却依然没有批下来。就像一个孕妇,十月怀胎,羊水都破了,却因为准生证没有下来,迟迟不能生,在肚里日复一日地憋着。对于一个大学而言,问题要比产妇更加严重,因为没有准生证,今后毕业的学生就没有毕业证。全国所有大学学生的毕业证和学位证,都是由教育部统一发的,各个学校,不过是经手人而已。就跟这一轮的城市化把全国所有的城市都变成一个样似的,全国的大学也正在迅速地趋同,以后学生再考大学,也就不用填报志愿了。公开反对南科大,当然不智,现在有网络,有微博,但把它拖到胎死腹中,还是可以的。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