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乞力马扎罗山的雪》里面的白人作家跟他的黑人仆从说,你们喜欢一个女人,就用两头牛把她换来,两个人过不下去了,就把那女人送回去,把牛再要回来,我们文明人不是这样的,我们用感情。这台词也就是在老电影里说说,要是放现在,演员可不敢随便说出这样有种族歧视色彩的话。种族,这是全世界最厉害的敏感词。南非的喇叭在世界杯上真是吵死了,但这就是人家的文明,不同种族的文明没有高下之分,这是通行全球的政治正确,这就像咱奥运会上敲锣打鼓扭秧歌,比赛不是歌剧,再难听也得忍着。
【详细】
韩寒:我不是原始意义的精英,因为我跟很多人都能玩成一片。事实上现在很多精英都挺装X,我倒没觉得他们心地坏,只是表达出一副这样的腔调。精英这个词对我是个很含糊的词语,能把事情做好的就叫精英。特装X的精英又是个坏东西。这取决于你对精英的理解了。后一类是政府对知识分子、文化精英的理解。的确个别精英不说人话,高高在上,自以为是,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至于“意见领袖”、“青年领袖”,这样的词听着就挺欠揍。王小峰不是说了,哪来什么意见领袖,都是牢骚领袖。 【详细】
如同《1984》中所描绘的那样,“老大哥在看着你”。统治者都喜欢将自己的脸充塞于领土各地,一张脸就是一幅典型的象征权力的偶像。总统山和复活节岛上的脸都被塑造得又高又大,气势恢弘。他们并不是要让人认识此人是谁,而是要在人们心中加工重塑此人的形象。面子问题总是中国人世界里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就像如林语堂在《脸与法制》中所言,“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如今,无论东方西方,大家都比较看重面子问题,这也是一种全球化。【详细】
对于广告业而言,今年是一次充满突破性的英国大选:首先,英国人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了美式辩论赛;其次,社交网站登堂入室,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无论是布朗无意泄露的“心声”,还是卡梅伦广告海报受到嘲笑,都通过互联网和Twitter瞬间传遍全球。毫无疑问,这场充满变数的选举让伦敦广告精英接受了一次洗礼。英国有史以来速度最快的广告公司——上思帮助卡梅伦赢得大选,直接快速的极简主义成为核心理念。对互联网推进广告业的理解基于广告的根本目的:能改变受众的看法和他们的生活方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