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弱化是经济增长目标优先的必然结果,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也不难理解。但是,假如超发货币引发的通胀现象持续得不到有效治理,谁又能保证在某一天这一问题不会突然爆发呢?食品价格上涨或许目前还能为公众承受,只是谁也不敢保证,在自然灾害、气候或者全球市场环境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公众还能不能承受更为猛烈的食品价格上涨…【详细】【网友评论】
![]() |
操纵食品市场:超人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 |
![]() |
食品价格上涨仍势不可挡 按照最新的新闻说法,“普通食材上演逼宫大戏”,价格正在轮番上涨。虽然发改委出重拳治理了市场操纵行为,但食品价格上涨的势头却一点没有得到遏制。 |
过去10年恩格尔指数变动有限以食品来源几乎完全依靠的购买的城市居民为例,自2000年到现在,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从39.4%降至2009年的36.5%。而同期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了2.73倍。更进一步分析,实际上,近十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基本上是在2000-2002年期间完成的,而2002年的同期食品价格指数只有2000年的99.4。自此之后,该系数一直保持在37%左右,在物价上涨较为突出的年份,还会有所反弹。依经验推算,今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会有一定幅度的反弹,重新回到37%以上。 |
食品价格上涨幅度被明显降低 在收入成倍增长的现实面前,恩格尔系数变动不大只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食品价格上涨,二是居民购买食品的种类、数量、价格大幅攀升。从2000年至2009年,我国公布的食品价格上涨幅度大约在50%多一点的水平上,没有达到60%。这意味着恩格尔系数变动不大的主要原因在于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意味着城镇居民近十年来食品消费的档次完成了成倍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普通的经验感受很难相符。只能说明食品价格上涨幅度由于统计方法的原因或者其他原因被明显低估了。 |
![]() |
看不见摸不着的通胀真真切切 |
![]() |
![]() |
票子变毛了,“元时代”指日可待 这不难理解,看看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历年增长速度可知,货币超量供应是一种常态,反映在现实生活中自然是物价上涨,票子变毛了。按近几年的趋势,普通百姓实际生活中迈入人民币“元时代”指日可待,角币在流通中被淘汰只是短暂的时间问题。【详细】 |
通胀时代来临,百姓只能被淡定 百姓或许不能专业的解释通胀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坊间不时流出的所谓500元大钞票样反映了百姓的一种认识,即票子变毛不可避免,政府终究会发行更大面额的钞票。这也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房地产市场高烧不退,在货币实际购买力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有什么比资产更能保值的呢?不靠谱的证券市场自然不是最佳之选,其他渠道又有重重限制,有比较完善的产权保护的房地产顺理成章的成为了首选。
|
![]() |
货币政策不独立,人民钱包有压力 |
![]() |
![]() |
我们需要的只是一个真正的中央银行 其实,为了制止政府超发货币的冲动,人类已经发明了中央银行这样一个工具。超然的中央银行独立于有任期的政府之外,可以按照币值稳定的原则自主控制货币发行量,这种理论上的状态或许只是一种美好的奢望,但独立的中央银行的确能对政府有所牵制。虽然它经常受到种种掣肘,但到目前为止,中央银行是遏制政府滥发货币冲动的最有效工具。【详细】 |
货币政策制定:经济增长常常超越币值稳定 只不过人民银行并不是这样一个机构,《人民银行法》赋予人民银行的独立性是相对于国务院其他部委而言的,中国人民银行依然是国务院的组成部委之一。“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是法律赋予给人民银行的职责,但在实际当中,经济增长常常超越币值稳定这一职责,成为货币政策的首选。 |
超发货币引发的通胀或成“定时炸弹” 货币政策的弱化是经济增长目标优先的必然结果,持续不断的经济增长成为当前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也不难理解。但是,假如超发货币引发的通胀现象持续得不到有效治理,谁又能保证在某一天这一问题不会突然爆发呢?食品价格上涨或许目前还能为公众承受,只是谁也不敢保证,在自然灾害、气候或者全球市场环境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公众还能不能承受更为猛烈的食品价格上涨。
|
搜狐评论 责任编辑:李蕴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