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搜狐星空
陈志武:我为什么主张“国退民进”
 

    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不管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或其他国家,都打开了政府干预经济的阀门。政府以解救危机的名义介入经济活动,大举干预市场。一场“国进民退”的运动正如火如荼。陈志武先生这篇文章提醒我们,国家持有太多资产、控制太多经济资源、对行业准入进行审批、对企业经营进行干预和管制,除了带来一些远期经济上的消极后果外,还会对法治带来深远的影响。【网友评论

 国企的绝对优势 国家做股东

 国企背后的股东是国家,或者说广义上的政府。国家具有我们普通人或私营企业没有的优势:国家包括议会,有权修改法律。如果国家觉得某个规则对国企不利,就可以修改规则,使国企处于优势地位。此外,国家还有解释法律的权力、司法权力和行政执法的权力。如果一个公司背后的股东拥有立法权、法律解释权、司法权、执法权以及合法使用暴力的权力,那么,这个公司怎么可能会和没有国家背景的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呢?

  市场经济下 国企和民企无法平等

    以国有经济唱主角的国家,不可能是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的第一原则就是自由选择,是规则对所有参与者平等。但是,因为国有企业的股东是国家,这就使国有企业在法律面前比民营企业更为优越。非国有企业、私人企业无法在法律和强制力面前与国企平等。一个国家如果国有制一枝独大,长此以往,即使起初是法治,也会慢慢腐蚀蜕变。

  国企介入的行业 规则必遭破坏

    任何一个行业,如果以前只是民营企业,那么,国有企业介入之后,规则很可能变得不平等,法治的精神就要遭到破坏。国家在经营企业的时候既做裁判又做运动员,角色的冲突是非常明显的。 当国企背后的股东是国家,国企进入哪个行业,哪个行业就无法有完善的法治和平等。这些现象,最终 必然腐蚀社会文化,破坏法治精神。

 

 计划经济时代 公民权利为何消失

    当只有国家可以提供饭碗的时候,公民怎么可能去跟政府谈权利?当你没钱、没饭吃的时候,你不可能 有底气去伸张你的权利,因为一旦国家权力的具体代表—— “领导”不高兴,你的工作、住房、养老、医疗以及子女教育,全都没有了。计划经济时代,公民权利就是这样消失的。相比之下,如果政府没有 国有资产,没有过剩的收入,政府就得从老百姓手里要钱,在那种状态下,老百姓才更有伸张自己权利的可能。

  历史验证:穷政府催生法治

    我们可以把公元1600年时的国家分成两组。一组是国库里存钱很多的国家;一组是钱很少的国家。后来谁发展出民主法治了呢?前一组国家只是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宪政民主的道路,其他几个当时政府富有的国家,都没有发展出很完善的民主法治。而当年是穷政府的国家,现在的民主法治运作得最好。从这个方面看,穷政府不是坏事,这是政府不能拥有太多财产和收入、不能经营企业的另一个原因。

  量化验证:政府越穷 法治水平越高

    运用新政治经济学的量化方法,按照从1970到1991年每个国家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占GDP的比重,把64个国家分成三个等份组。结果发现,国有企业投资占GDP比重越高的国家,其法治指数就越低。在收集的72个国家的数据里,,政府开支占GDP的比例越高,法治水平就越低。 一国的法治水平与其政府可以花费的收入成反比!在这72个国家里,还可以发现,政府开支相对GDP的比重 越高,腐败越严重。这也很好理解:如果政府没有钱,即使官员们想腐败,也腐败不起来,没有让腐败滋生的基础。

  以英国为例:穷政府VS民主

    从英国王室财产收入的多少,我们就可以看到英国王室什么时候会很专制,什么时候不那么专制。1688年前的英国,只有议会可以控制国王腰包的时候,国王才会就范于议会的要求,接受对王权的制约,否则,一旦王室有钱了,国王的权力就会膨胀;国王就越用不着议会,议会权力就弱;反之,就越受制于议会。
    英国王室跟议会(即民间权利的代表)的长期权力博弈经历了多个来回,但在每次王权的收缩与扩张周期中,关键的决定变量是王室的自主财务实力。

 

 国企改造事关经济效率,更事关民主法治

  回过头来看,国有制是什么意思?就是让生产资料都由国家来掌握。如果当年英国可以推行全面的 国有制的话,我相信英国的国王在那时一定会认为英国对他像天堂一样。因为那样的话,他就用不着求 议会了。没有什么制度安排比全面国有更有利于国王的为所欲为了。 “富政府”之下,权力会压制权利,而“穷政府”使国家权力有求于老百姓,权力才可能让位于权利。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国有企业的改造不仅是一个经济效率的问题,更是一个事关民主法治的问题 。

  思考:公有制国家的独特制度

    如果去了解一下近现代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凡是有过公有制历史的国家,社会制度都有一些独特的基本特征,比如前苏联、前东欧、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相比之下,那些法治比较可靠的国家却是另一种情形。为什么?这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搜狐评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