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初入城市的打工者,和这个城市所确立的第一种关系也许不是入职合同,而是租房合同,如何与房东打交道成为了处理人际关系必修的一门学科。
在这样一个讲究人际关系却又相互隔阂的时代里,房东与房客之间先前所达成的某种共识正在经受经济大环境的变迁所带来的严峻的考验。“和谐状态”似乎正在悄然改变,而这种改变也许更偏向于一个城市和谐关系的瓦解。
北京:奥运让这里变成一个房东之城 越来越多的人想到北京租房了。不久前一位香港人到北京租房,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套合适的,快要签合同时房东说:你只能租到明年7月,8月你必须走,你也可以不走,但我会用墩布赶你走。
在奥运来临的时候,更多的房东宁愿撕毁合同——因为那个时候满大街都是找房子住的人,一个平时租2000多元的房子说不定可以租到8000元。房东太太一般的理由是“我儿子明年结婚了,房子不租了”,甚至是“我明年结婚了……”。被赶者除了无奈,只好再找一个不结婚的房东。
刘杰是北京青年国际旅行社的一个导游,他正在准备着一个奥运家庭旅店的出租计划,如果这个计划成功,明年只需两个月的时间,他将有18万元的收入。老区拆迁使他家分到了四套房子,在刚分到房子的时候,房子所在还是一片远离城区的“荒凉之地”,直到不久后一个叫鸟巢的大型建筑在附近开工——到了2007 年的秋天,一年后将举行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已经让这地方的房子变得炙手可热。
除了他自己住的,其余三套房子都已经租出去了,租期大概到明年的二三月份。为了迎接奥运会,刘杰在国内各大租赁网站发布租房消息,以日租的方式把自己的几套房子在奥运期间出租出去。价格是每天1000元人民币。刘杰说,平时的价格是一个月2000多块,但奥运会的两月只提供日租。虽然价格不菲,但“预约的人都很爽快地答应了”。
据刘杰估计,60天里将给他带来18万元的收入。刘杰又从亲戚朋友那里接过四套“赞助”来的远在南城房子,不过并没有参考级差地租厘定租金,还是老价钱一天1000块,“南城也同样有场馆。”
刘杰一点都不愁房子租不出去。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上百人打电话来咨询情况,最长的一个预约是有十几天。现在刘杰要做的是,怎么根据预约时间安排好入住的客户,从而尽量让他手中的七套房子的空置时间变得最短。最近,刘杰还托朋友在澳大利亚、美国等地的网上论坛发帖子,希望能招徕一些外国客户。这样的话,租金就可以用美元来计算了。
2008年,奥运租赁冲击波将使北京变成一个房东之城,北京的房东也越来越牛了。9月初,北京民警对居民小区进行了“五不租”查访,凡是违反五个“不租”原则的房东都有可能被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会被拘留。对于“违背生活作息规律”者,如果是凌晨两点起来卖菜的大娘还好一点,因为把她赶走会加剧北京的通货膨胀,但如果是深夜回家的夜班编辑或便利店职员就要当心了,北京房东可是最遵纪守法的。
上海:房客都像孙子一样 “我有很多次租房经历,来了两年,这已经是我租的第5套房子了。”目前在上海担任WEBGAME项目组长的方卉小姐谈起她的租房经历时说到。从数字上看,作为房客,方卉是很有经验的,她比初来乍到这个城市的人更清楚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好房子。在普通人眼里,找到好房子是在一个城市大展拳脚的开始,但其实好房东比好房子更加重要——毕竟房与房的发展方向是良性的,而人与人的发展方向是恶性的。
从最早的七十二家房客到现在的职业以租养楼,上海的房东其实一直是被“妖魔化”的一个角色,似乎天生就是凶神恶煞、健壮肥硕。在方卉的记忆里就曾经有这样的房东:由于房东迟迟不解决房子问题,方卉声称要退房。本意想吓唬一下房东,但没想到房东竟然满口答应,同时还要扣她的租金。
关系已经破裂了,方卉也没有办法住下去,经过协商她最后答应让房东扣除掉一半的押金。而令方卉奇怪的是,按照房东的说法这一半的押金并没有进到她的口袋里。那这些钱到底去了哪里呢?方卉后来发现,房东实际上把这些钱转给了下个中介当租房的费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方卉其实是房东与下家房客的间接牵线人。
“其实现在的房东说退钱,他们也不会真退,他们会找很多的借口扣上一堆费用等等,最后恨不得我们还欠她钱。钱在对方手里,想拿回来的时候,简直就是像孙子一样,哄着对方退钱。”
广州:房东最怕的是麻烦 “我曾经也租过房子,我能明白房客们的心理,毕竟租房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是一种迫于无奈的选择。所以如果房客没有什么问题,一般我都不会突然提升房子的租金,房客想要的话甚至便宜一点都没有关系。”作为曾经的房客,现在是职业房东的王惠阑这样说到。
从开始到现在,王惠阑做房东的时间大概有三四年,迄今为止在广州有七八套房子同时出租,王惠阑所代表的是现代房东中通情达理的那一部分人。
“我是一个比较爽快的人,我也希望我的房客是一个爽快的人。”王惠阑这样解释她自己以及她所希望的房客。除此以外,和以租为生的人不同,王惠阑属于以租养楼一类的人。比起楼价的上涨空间,她相对不会那么计较房客们的一些杂七杂八的小费用,“我不喜欢房客们老是烦我,几十块的滞纳金根本不是问题,就算到了一百我帮交都没有关系。大家相处要愉快这才是关键。”
作为房东的王惠阑对于房客的身份还是比较讲究的,她通常都是经过接触直接感觉对方的身份。社会地位越高的人对于王惠阑这样怕麻烦的房东就越是重要客户,因为消除麻烦解决问题必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前提之下,而心平气和与通情达理往往是这部分人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和特征。“我不想给自己添太多麻烦。”王惠阑在说到房客时再次强调了这一点。
“他们关心的是房子的好坏,钱有没有准时到账而已。”现在广州从事自由职业的詹智仁阐述了他对房东的看法。詹智仁在广州住过很多地方,从天河到南方医院再到海珠客村,他所遇到的房东都大致相同:他们都没有人情味。詹智仁认为,房东的生活就是依靠租金,所以追求利益对他们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在“利”字当头的情况下再去谈“情”则显得意义不大。
作为职业房东的王惠阑显然不同意这样的说法,“就我自己的经济情况来看,租金不是我的主要来源。虽然说我租房数量多,租金不薄,但是这些钱对于我来说主要是作为我买新楼的月供,以租养楼。毕竟现在楼价一直猛涨,把买楼看成投资方式,楼价才是我的主要经济来源。”
在王惠阑一直强调租金不重要的同时,她卖掉了她丽江花园里的一套房子,而这套房子她也曾经拿来出租。
但随着更多职业房东不再以租养楼,而选择回归以租金为主的生活来源,房东和房客之间的关系对立只会加剧不会减轻——事实上,自3月以来,政府针对房产的“组合拳”出台,矛头直指房地产的房源供应、交易、资金等几个关键环节:增加中低价房供应量、提高投机交易的税费、叫停转按揭,卡住投机资本进入楼市的路径。对于房产投资人,他们的恐慌在9月14日央行第5次加息以后到达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巅峰状态。一手房退房,二手房抛盘的情况正在各个城市不同程度地上演。对王惠阑这样以租养楼型的职业房东,这无疑是当头一棒。(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部分人物采用化名)
来源:新周刊
(责任编辑:pengfeich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