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胡安东:技术时代,伦理道德已丧失免疫力

2009年06月18日09:1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江西网 作者:胡安东

  这段时间,中国写字圈很热闹,特别是带“中国”头的“名词秀”争着竹笋冒头。既有“中国性格”和“中国不高兴”的嘴巴官司,又有“中国榜样”和“中国捍马”的情绪喷发。近日,更有一名自称“80后”的网友发帖说,我躺在家里吃“中国妈妈”的有什么错,既然老母鸡能用翅膀保护我,我为什么就不能啃老呢?

  在文化快速消费时代,人们对每个社会现象都戴上了一顶貌似合理的帽子已经习以为常,但像这样公开表示“啃老有理”的观点,的确让人感到后背的“冷飕飕”。

这种近似冷血的残酷,除了让本来就很尴尬且扬名大洋彼岸的“中国妈妈”很挣扎外,可能还会让更多的人为之悲凉和尴尬。

  前些天,我打听一位研究公共道德专业的学者,为什么现在大学出不了一本适合当代年轻人伦理通识的教材,他的回答让我非常吃惊:不要说这样的公共课没人去上,就是放在网上,也会被戴上“假道学”遭到板砖拍死。

  的确,在技术时代,人们对是否需要伦理道德已经产生了极强的免疫力。像“啃老有理”这样脱口而出的说法,不仅仅让我们看到青年们的消费乌托邦心理,也让我们的道德秩序在失去基本方向后面临崩溃。

  原因是,有更多年轻人在网络狂欢中误认为自己得到了价值体现,或者在漫无边际的程序正义之辩中,沾沾自喜地得到了“善”与“恶”的鉴定满足。一个大学生可能会写时评、开博客,当一位网络话语权的掌控者,而不愿意接受自己连一个扣子都不会缝的“矮子”现实。

  而宁愿让自己的“中国妈妈”当房奴,当“考试大军”的后勤部长,已经成了社会的流行符号,以及评判中国父母是否善良、能干的道德标准。这剂精神鸦片,不仅腐蚀了青年创业的热情,还成为了一些不思进取年轻人的最后庇护所。

  不要简单地认为“啃来有理”只是一种网上戏言,在中国道德伦理越来越边缘化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认为,正因中年人等主流人群的思想空虚,才形成了一批公共知道分子“动脑多”、“动手少”的剑走偏锋;才让更多“中国妈妈”把自己的理想押宝于后辈身上,寄托给了自己身后虚无缥缈的“空想王国”。

  另一点折射的是,传统的伦理道德之所以不能说服那些啃老族,无法对“啃老有理”给出一个是与非的评价,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教育体系失去了起码的鉴别能力,在社会的基准价值上出现了一种失衡。这样的现象,同样会使中国老龄社会的提前到来付出更大的代价。

  29年前,一封署名“潘晓”的读者在《中国青年》杂志上饱含着泪水诉说,她读了黑格尔、达尔文、巴尔扎克,得到了书本上超越常识的文化逻辑,但为什么反而在人生的路上越走越窄?当年,这篇文章出炉的背景正是改革社会的到来。那么,在技术时代的今天,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怎样辩析立场和价值?怎样避免过度的消费冲动,从而避开焦虑,为自己的创业找到一个适得其所的地方?的确不仅仅是依靠几场灵魂反省就能够讨论清楚的。(作者为中国房地产报副总编辑兼执行主编)

(责任编辑:李啸天)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