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在汶川地震中扔下学生独自逃生,被网民愤怒地称为“范跑跑”的原北大历史系毕业生范美忠,将正式受聘于北京某教育学校,担任该校文科教研室主任,聘期为两年(今日本报B1版)。
范美忠所受到的惩罚不可谓不重,媒体和网民冠以其“范跑跑”式的道德谴责,原就职单位的断然解约,都成为范美忠不可承受之重。
“范跑跑”身上的道德污点已无需再争辩,但这并不就等同于可剥夺“范美忠”再次就业的资格。不错,范美忠的最可恨之处不在逃跑,而在于他竟然炫耀逃跑,洋洋得意。但扪心自问,当地震真正袭来的时候,又有几人能够如同事后那样与范美忠泾渭分明?半年后的范美忠,早已不再是那个对“恶”廉不知耻的“范跑跑”,而是一个被舆论和道德痛击后的普通公民“范美忠”,他甚至还需为生存而奔波。在对“范跑跑”进行过义正严词的谴责后,我们已经没有理由再“浪费”前北大历史系高材生“范美忠”,而拒绝为他提供一个谋生的讲台。
可以指责“范跑跑”,而别浪费范美忠,还因为范美忠是一个充满教育激情和有着独特教育理念的人。在《中国青年报》的长篇报道中就提到,范美忠心怀培育出“大师”的梦想,在北大毕业后毅然选择到中学去教书。范美忠在应试教育的现实框架内,努力探寻着从重书本和知识到重能力和实践的新型教育路径。范美忠认为自己的教育目标不仅是要培养一个好人,更是要培养一个有用的公民“好人”,并时时以这样的教育理念约束自我。在当前通行的教育模式下,范美忠的教学实践难免碰壁,可也引来喝彩声一片。如果不能再次给这样有想法有激情的教育者一个讲台,未免不是一种损失。
因此,北京某教育学校聘请范美忠的行为让人赞赏,不能排除该举动有借范美忠炒作之嫌,但它更蕴涵着对“普通公民”和“教育者”范美忠的应有认同。其实对该学校来说,聘请范美忠何尝又不是“双赢之举”:身在舆论旋涡中的范美忠正处于为稻粱谋而不得的困境中,该学校可轻松将其纳入麾下;而对这样的雪中送炭之举,范美忠必将拼命工作以报知遇之恩。
短短半年之后,范美忠终于跨越过“范跑跑”的身份认同重新走上讲台。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标志着我们开始把“小人”“范跑跑”与“普通公民”、“教育者” 范美忠剥离开来。从万人唾其面的“范跑跑”到再被欣然聘之的范美忠老师,其间的跨越蕴涵着时间的力量,更彰显出社会“可以指责‘范跑跑’,而别浪费范美忠”的宽容、理性胸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