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踩踏已折射出民生之艰,在一部分人为柴米油盐而奋不顾身时,不合时宜的高调建设“超七星级酒店”,也就显得分外刺眼了。一边在为最低生活标准而作垂死的生存挣扎,一边却一掷千金穷奢极欲地欢享饕餮之宴,如此对比殊为强烈,即使建设之费非政府公共财政之款,也易落下话柄引人非议。[视频] |
11月26日,重庆大渡口区政府透露,钓鱼嘴半岛可能会修建一座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的超七星级酒店。(27日《重庆晨报》)恕笔者孤陋,我一直以为五星级已经顶天了,现在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七星级的酒店。
2007年8月,全世界首家真正的七星级旅馆汤豪斯佳乐利,在意大利米兰正式诞生。而早在1994年面世的阿联酋的伯瓷酒店,就因设备实在太过高级,远超五星级标准,而被封为七星级了,只不过该级别未经权威鉴定机构认可。
伯瓷酒店仅外壳及填海的费用就高达11亿美元,它也只有出现在这种传说中,“一锄头下去就冒出一桶油”的中东石油国,才合情理。但在“油荒”当头之时,咱们财力竟雄厚到欲与“油国”试比高的程度,这种大无畏精神不能不令世人瞠目。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这座中国唯一的“超七星级酒店”拔地而起之后,起价至少“800欧元”或“1500美元”的待遇,会有多少国人愿意自费享受。那么咱们吃力难讨好地建七星级酒店又是为了什么呢,仅是为了脸面有光,满足一下“老子天下第一”的虚幻的虚荣心吗?
一座城市不是不能建高档的甚至奢侈的星级酒店,而是要量力而行。政府作为“守夜人”,其职责就在于保一方居民的安宁康泰,最大限度地提升最广大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降低市民的民生痛感。
在保证这些方面已毫无瑕疵,而在财力、精力和运用公共资源自由裁量方面上尚有余力,则可以在城市规划时,考虑在个别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形象,满足一小部分人享用奢侈消费的欲望。比如建高档的星级酒店或厕所。
可见事情的症结也正在于此。对于改善民生,让广义上的所以重庆人民,都享受到一般城市居民的生活待遇,仅此一点,恐怕市府就不敢拍胸脯打包票吧。比如前不久举国关注的,家乐福踩踏事件,又如近期《南方周末》报道的“十年后,三峡又移民”的情况,就能让政府哑然。
踩踏已折射出民生之艰,在一部分人为柴米油盐而奋不顾身时,不合时宜的高调建设“超七星级酒店”,也就显得分外刺眼了。一边在为最低生活标准而作垂死的生存挣扎,一边却一掷千金穷奢极欲地欢享饕餮之宴,如此对比殊为强烈,即使建设之费非政府公共财政之款,也易落下话柄引人非议。
几乎可以预料,七星级酒店建设必将招致苛责,即从新闻跟帖反映的民意来看,反对倾向也已十分明显。暂且不论重庆市内的现居民,光是即将移入市区进入“大重庆”圈子的230万移民的生计问题,就足够政府忙活了。三峡移民后的这十年,人均不到两分地,时时担心泥石流的生活,已将他们折磨的疲惫不堪。在他们有幸“洗干净脚”进城后,职业培训、户籍、子女教育、廉租房等方方面面的工作,估计也会将耗去政府大量资金和精力。按保守估计20万元一人的“农转非”成本,这将耗费4000多亿巨资才能将230万人变成城里人。当然,这还是理论层面的理想状态。
有这么多心要操,政府哪还有余力来竖个七星级酒店的标靶做理想的参照物,提供给这些刚进城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准市民来比较,进而让他们对政府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和更难的民生考题呢?这不是自找罪受的不智之举吗。
(责任编辑:liu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