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真实诚信才是维护政府形象、公信和美誉度的惟一硬件。只有秉持这一信念,开放式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才能健康发育而不走样。若要找个最具说服力的反面教材,则非现在仍持续上演的糟乱不堪的“第一季《华南虎》”莫属了。因为当我们除了赌命赌乌纱式的赌咒发誓外,信无可信时,那么社会还将赖何以维系呢。 |
11月15日,重庆市首场自主新闻发布会出现了所谓的超越“常规”的敏感问题。它与众不同之处,不仅指首次亮相的发言人打着的暗色领带上,而在吹风会上的“可以提任何与重庆有关的问题”的表态中。(11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这句话对于记者的吸引力,不容小觑,可以说这么多年,记者就等着这句话。于是这一广告语很轻松地,吸引了100多名揣着“放大镜”赶进会场的记者。因此发布会也承载了太多的破冰意义上的舆论期许。
我们已置身于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以一根网线和一个鼠标,将世界人民系在了一起。地球任何角落的风吹草动,甫一上网,就必须做好面对全球网民的审视目光和质疑声音的准备。纽约铜牛被骑后舆论宣天,陕西“老虎”被拍后质疑遍野,皆为明证。在这个信息化社会,“上智下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任何对民意民智的愚弄和蔑视,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支付高昂的管理成本。
现实一再证明“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殊为不智。真理越辩越明,比如最近被舆论煮沸了的陕西华南虎事件,就特别需要这种开放式的新闻发布机制,由权威兼具公信力的第三方出面来作仲裁。或者像凤凰卫视谈话类评论节目《一虎一席谈》那样,将各方观点集中呈现,大家坐而辩之聚而论之,才能在多方利益和观点的角力中,更加逼近真相。
十七大,特别强调了公民的知情权和表达权不容侵犯和虚置。毕竟历史上那个草木皆兵,以政治斗争提纲挈领的一页,早已翻过。今天的我们,也失去了“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的历史语境,所以必须划明保密和知情的清晰之界,
凡此种种都为重庆市的这场自主新闻发布会,充当了极富现实意义的注脚。开放式新闻发布会,不是无依无傍孤立出现的,它是开放式政治的具象体现,是政治文明题中应有之义。它不仅清晰地传达出,从政者从辖众牧民到服务社会的制度性的华美转身,还展示出政府政治自信的一面。正是这份自信,给了它不惧记者刁钻提问的勇气,也只有怀着服务惠民之心才可坦诚面对媒体,勿须王顾左右而言他。
批评家们应信奉“政府做得不好,固然要批评;政府做得对,就应不吝称赞”的批判戒律。毕竟,此制度刚刚萌芽发育,怯生生迈出的一步,也只显露出开放式政治的一个雏形。所以对发布会不完善之处,我们尽可指正但不应太过心急地求全责备乃至苛责。
套用发哥的名言:“新闻发言人制度,我们才刚上路呢”。对完善和发展新闻发言人制度,我们还有很多功课要做。比如做出更加立体、丰富、多层面和多结构的制度设计,除政府和媒体之外,吸引最广大公众加入,从政府与媒体的双向互动传播模式,向公众、政府、媒体的多维度交互式传播模式行进。议程设置上也应更重视综合进公众议程方面的努力。
总之,真实诚信才是维护政府形象、公信和美誉度的惟一硬件。只有秉持这一信念,开放式发布会和新闻发言人制度才能健康发育而不走样。若要找个最具说服力的反面教材,则非现在仍持续上演的糟乱不堪的“第一季《华南虎》”莫属了。因为当我们除了赌命赌乌纱式的赌咒发誓外,信无可信时,那么社会还将赖何以维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