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如果给近三十年中国经济改革总结一下,中青年群体(四十岁以下或七零以后出生)才是改革中利益损失最大的群体。明地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暗地却因改革过程中蜂拥而起的既得利益阶层、特权阶层以及垄断行业长期霸占社会资源、财富,导致一切存在的经济形式都严重受到挫伤。 |
周末,去书店的途中,路过一繁华地段的过街天桥,天桥两沿被摆地摊者围堵得算是水泄不通。这一幕早不希罕,据听说那些练摊的年轻人多是在校大学生,也不乏一些中年人,他们为了生计还是贴补家用,总归也是想多赚取点钱而已。而平时不大注意的小摊上,却看见很多都摆有一种类似于橡皮泥做的柔软状物,起先不明白,后来才晓得——他们是叫卖的——买一个发泄玩具回家供发泄了……顾名思义,就是会自动收缩弹起的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玩具,当用暴力摔在地面时,这种东西就像一滩泥一样,平浮在地面,慢慢它又会还原成原形。
按道理,既有供给就有需求,我想商家生产类似于专供人“发泄”(一种合理而不侵害他人的方式)的商品必然有潜在的市场潜力或需求。那么潜在的市场需求从哪里来?如果,从它是摆在过街天桥边而不是摆在高档商场或专卖店里,就可以看出,它针对的消费群大抵可以这样认为——那些普遍收入过低或一般工薪阶层。它的商品特性则是——为社会生活压力过大导致精神不振或萎靡的“患者”提供精神、心理上的发泄需求。为什么这些人需要发泄?其实想想,也并不难理解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民生维艰现实。当今社会压力过大、生活负担过重在平民阶层中屡见不鲜。才看南方某媒体报道的新闻说,因为米、油、蔬菜、肉制品累番涨价,导致八零年后出生的一对新婚夫妇为生活担子过重而争吵不休。如果你明白这一层道理,也就知道那些中低收入阶层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了。
事实上,中青年群体,确切一点说,应该是四十岁以下、七零年以后出生的这一群体,也包括农村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的劳动力,目前所面临的社会各种压力,生活压力、生存压力、发展压力,是最大的、最严酷的。这一时期的人群,年龄靠上一点,不但要担负着上有老人、下有子女的赡养和抚养问题,还要应对有可能的天灾人祸“光临”,譬如医疗问题,譬如利益分配不公、劳动报酬过低等等都是;年龄靠下一点,就意味着要结婚生子、养家糊口,以及即将到来的抚养老人问题。而二十年、三十年之后,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之后,这些人的生活生存状况,今天不敢妄加断言,不过,他们的未来将会道路坎坷、一路泥泞。
如果对比一下,我们足能够从改革开放过程中看出中国贫富差距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下的民生现状。这个问题只作如是看:在改革开放前,那些占着既得利益的位子的人,已经享受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成果,单位好、薪水高、福利好,养老、医疗保险基本完善;房改前单位分房,房改后,有完善的住房公积金体系,单位提供的住房,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就能获得一套满足条件的住房。这些,对于没有赶上趟的中青年群体来说,有多么的可望不可及?新时代的“三座大山”“房子、医疗、教育”已经让这些热血青年无法应对。更别谈及什么世俗中的地位、名利了?新一期的《南都周刊》根据大约社会权利分配现状评出六大“中国强势群体排行榜”,诚如编者所言:“很多理由其实也是老百姓的一些牢骚,但毫无疑问,这也能部分地反映一种现实。”这六大“强势群体”依次是:官员群体、垄断行业、房地产商、股市大鳄、大型外企、稀缺资源掌握者。而这六大群体中,除第一位的“官员群体”自身具备得天独厚的职权优势以外,其余五种,也或多或少的凭借着政府权力机关以及个别官员的公权私用中才得以榜上有名。如果说这些不是全部,至少也是当下影响国民权利平等、经济平等的主要因素。他们已经从改革中获取过多的公共财富,这难道就是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改革之路吗?
我想很多学界人士和政界人士比谁都更清楚,为什么推行市场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计划经济表面人人经济平等,实质上扼杀了人性自由竞争下的财富创造力。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就是全力保障经济公正、利益公正、收入分配公正。不是政府做了些什么表面的公正事儿,就代表全面公平、公正了?而是这个社会提供了一个什么样的择业公平、发展公平、竞争公平环境?它既不倾斜于既得利益群体,也不看似给予非既得利益群体多少“收买”、“糊口”费,就代表政府就是在为人民服务。
反观,中青年这一群体,既没有赶上社会主义的单位分房,也没有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稳定收入,更没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以教育为例,教育改革前,至少大学分配、工作收入稳定、生活基本优裕,而高等教育实行改革、扩招之后,却是学费飙升、自谋职业(也可能失业、无业),好单位进不了,私营企业工资低、人格低、权益没保障,什么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更甭提。不要以为这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小题大做,也不要说,改革开放后,起初的富豪群体多都是“泥腿子”出身,现在搞科技的、IT的富豪们不都是高学历、高文化的中青年群体吗?确实如此,但我就告诉你,这只是沧海之一粟,这些人不是有赖于社会经济公平、公正牟取的财富,即使致富正当、谋财有道,也多是交了好运,这样的好运气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的,它只是个别特殊现象,并非整个社会公平竞争下的普遍事实。
再以资本市场为例,这正是当前社会经济不公正的体现。而作为资本市场的股市其本质目的是这样的:企业盈利——上市融资——股民投资——企业再赢利——股民分红。这应是对于企业与股民双方之间互惠互利的事情,既解决了企业发展融资渠道难题,又提供更给股民投资的途径,说明白点,股民不会赚钱,你可以交给你信赖的职业经理人也即股东庄家帮你赚钱。而当下,中国股市不是投资市场,而是投机市场。这不是中国股民的不理性或投机,而是中国不成熟的股市以权力为轴心、以大资本财团为掠夺性利益才存在的,其利益格局结果就是权势集团合谋榨取股民资本。诚如前文所评出的“中国强势群体排行榜”之一的股市大鳄就是典型的经济不公正产物。至少我看不出,这些股市大鳄给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多少力量。
目前,这一代中青年群体,应是挑起民族的脊梁和担当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祖国的未来掌握在这些人手里,当然也属于那些已经敛取“安乐窝”的既得利益者。总而言之,还是根本取决于中青年这一群体的发展环境。而看看他们所面临的生活困境、生存困境、发展困境,你就不难推测出,未来的中国将走向何方?
如果给近三十年中国经济改革总结一下,中青年群体(四十岁以下或七零以后出生)才是改革中利益损失最大的群体。明地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改革,暗地却因改革过程中蜂拥而起的既得利益阶层、特权阶层以及垄断行业长期霸占社会资源、财富,导致一切存在的经济形式都严重受到挫伤。在普罗众生中的中青年群体被剥夺掉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竞争的可能性之后,他们不但发展受到限制,在基本生活保障各方面也面临危机和不安。
一路拉杂说来,从一个摆在人行天桥边的发泄玩具说到中国经济利益分配格局现状,真有点“浮想联翩”了。不过,思考现实,今天的中国市场经济可谓喜忧参半,它整个儿就是一“四不像”,既不像驴,也不像马,似鹿非鹿,似牛非牛,你说它像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