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财经评论

伟大的博弈需要有力的监管

来源:东方网 作者:沈洪溥
2010年04月19日08:07

  据国外媒体报道,4月16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华尔街著名投行高盛公司在设计和销售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担保债务凭证(CDO)产品时涉嫌欺诈,导致投资者损失超过10亿美元。此消息一经披露,不仅高盛股价随即大跌,还引发美国股市的避险情绪反弹,近期持续走强的美国股市将可能因此进入短期调整。

  笔者以为,SEC此举尽管完全不利于高盛等大牌金融机构的利益,但对广大公众的利益保障而言,这被看做是一种“以民为本”的监管思路回归,无疑是积极和正面的,值得喝彩。记得“戈登三部曲”之一的《伟大的博弈》译介到我国时,扉页曾有寄语曰“资本市场的博弈牵动着大国博弈”,而今,我们可以说,大国的博弈实质是制度的博弈,是监管的博弈。

  次贷危机以降,华尔街昔日的顶级投行五去其三——美林被美国银行购并,贝尔斯登和雷曼黯然退场。唯有根底深厚、手眼通天的摩根斯坦利和高盛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照。而高盛不仅获得了巴菲特的注资,甚至得以获准转型成为一家拥有商业银行牌照的金融机构,获得了美国存款保险机构的担保。时至今日,虽然高盛缩水的市值还未恢复,但奖金分红却已经回到了危机前的水平。作为“危机共犯”的高盛,完全没有理会外界的指责、破产者的怨念。

  一切的根由,都在于它自恃强大而罔顾社会责任,甚至到了无视监管者权威的地步。这也无怪,如今金融机构逐利冲动直接导致金融市场成为最盛行“丛林法则”的地方,各家智力、财力乃至手腕的比拼,既提高了市场效率,也导致了机构逐利神经因过度刺激而过度发育,乃至胜者为王成为被膜拜的“公理”,市场规则逐渐被矮化、市场良知逐渐被淡化。但是,一旦有不守规矩者持续越界,并因此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却不受惩处,最终,市场的信心也会崩溃,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将因此遭受灭顶之灾。

  因此,对金融市场上成群的高智、强悍、贪婪、诡诈的“坏孩子们”,必须有足够好的监管制度作为“管教条例”,由具备足够权威的监管机构培育金融机构的规则意识和社会责任。

  经验表明,无论美国股市还是欧洲股市都曾走过一段长期、曲折的发展道路,经历过市场强梁无视规制导致市场屡次崩溃的“杯具”,才逐步发展出了充分关注中小投资者利益、措施及时得力的多层次、广覆盖的监管体系。显然,高盛是一个新的案例,它也因往日的贪婪付出沉重代价。这样来看,欧美国家的经济可能有周期,但欧美国家的股市却从未被质疑存在黑庄、黑嘴,似乎从不缺对公平和公正的信心。

  而在我国,自1997年《证券法》颁布后,尽管市场秩序得到了改善,监管者也试图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监管路径,但时至今日,报刊、广播乃至电视仍充斥主力、庄家等语汇,不仅股评风格与十多年前并无二致,而且交易工具也继续向投资者贩卖跟庄发财的思维,多数人羡慕并期待通过内幕消息快速暴富。人性的贪婪之外,更为麻烦和糟糕的是,类似所谓“短信门”事件总是虎头蛇尾,其中,既有监管部门淡然处之坚称绝无此事,又有颇具公信力的媒体主笔坚持抗辩,由此衍生出的市场不安全感一旦累积引发共振,可能导致市场因信心尽失而引致估值中枢下移进而带来新一轮的低迷。

  所以,高盛事件当可为我国今日的镜鉴。那些因不敢、不便、不能谈论家事国事而自觉成长为“国际问题”专家的人,如今不妨慢点批评美国金融机构的既往病史,且尽先呼吁彻查那些国内股市的违规痼疾吧。(作者系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李蕴贤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