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2《今日观察》:
脆弱的高油价
由于一系列积极经济数据,提振了投资者的信心,国际油价前日实现,连续第五个交易日上涨。本周一,纽约市场的油价盘中呢,一度超过了每桶86.9美元,创下了近18个月来的新高。同时伦敦市场油价呢,也逼近每桶86美元。国际油价为何持续走强?国际油价的持续高涨,又会对中国的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王小丫和著名财经评论员何帆、刘戈共同评论。
国际油价创下近18个月来新高,是利好经济数据提振投资者信心,还是投机资本持续炒作?
刘戈:由油价判定国际经济回暖 此结论下的太轻率
(《今日观察》评论员)
因为这一次国际油价创下了连续18个月以来的新高,所以现在有一种判断就是,这个信号可以理解为,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过去了。这种判断下的太轻率了,虽然是有一些的数据,有人认为美国的就业有回转,还有前几个月的房屋交易量在上升。因为美国经济对整个世界的经济有巨大的带动作用,所以由此判定是油价上升的原因。
实际上18个月以来,整个油价已经出现过5个波峰波谷。每一轮的波峰波谷都有各种题材,有的说是经济回暖了,就业提升了,有的说是尼日利亚的输油管道遭到破坏了,最后也会变成下跌的原因。虽然从总体上来说,它有一定的上升的趋势,但是它是在一个波动范围之内。现在下结论说国际经济回暖了,这个结论下的太轻率了。
何帆:现在对世界经济进行乐观的判断 还为时过早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的世界经济是一个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现在表面上看起是经济复苏,实际上还是一个经济反弹。因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是靠政府花钱买来的。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增长是靠各个企业库存调整补充来的。
从近期来看,经济增长的数据很好。但看得再远一点就不行了,各个发达国家现在都是负债累累,美国的债务余额已经达到12万亿,以后每年还会以大概1万亿到1.5万亿的速度发国债,背上新的债务负担。日本的债务余额已经占到GDP的200%左右了。现在,欧洲各个国家也都在出现主权债务的危机,这实际上对世界经济拖累很大。此外,欧洲、日本和美国的失业率还是居高不下,这也影响未来的经济增长。而且我们并没有看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新兴的产业。所以现在乐观的去判断世界经济已经出现了复苏,还为时过早。
刘戈:要把油价看成是由供求关系所产生的一种机制 把它当成经济的晴雨表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仍然要把油价看成是一个由供求关系所产生的一种机制,把它当成一个经济的晴雨表。油价格形成机制是非常复杂的,供求关系只占它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地缘政治、国际局势以及国际炒家的因素。
有一张数据表显示从2008年的1月份直到2008年的12月份的油价变化图。在2007年年底,次贷危机开始显现。08年上半年,金融危机对美国、欧洲的经济影响已经非常明显,整个的油价进入非常快速的上升通道。各种就是国际的投资机构、投资银行都在鼓吹油价还会涨,这样就让我们的很多企业去套期保值,去谋取巨大的获利。直到08年7月11号达到147美元的最高值之后,开始下跌,这些进行套期保值的企业遭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所以,从这样一张图表上来看,我们很难看到石油的价格和整个供求互相之间一种因果关系,它更多的是一种炒作行为。所以这非常需要我们警惕,免得再跌跟头。
何帆:现在对油价影响的最重要因素是美元贬值的因素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做一个大致的估计,如果考虑供给和需求的基本面的因素,那么油价大致在70到80美元左右。如果超过80美元,那么可能就是两个因素,一个就是美元的贬值,它的基价的因素的影响。另一个,不排除可能有一些国际资本的炒作,这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我们遇到了全球过剩资本的状况。现在发达国家的利率基本上还是保持在零利率的状态。所以大量的钱到最后一定要找到一个地方,这就很容易瞄准在世界石油市场上。那么它在投机石油市场的时候,就会去讲一些故事,这次是说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很好,中国制造业的数据很好,但是这是不可信的。因个世界石油市场的价格涨落和中国的总需求并不完全吻合。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计算,在2006年到2007年的时候,中国总需求是在增加的。但是世界石油的价格反而是在回落的。
现在对油价影响的最重要因素不是中国的因素,还是美元贬值的因素。因为美元贬值之后引起了大家对石油的需求,因为石油是以美元来定价,当美元贬值之后,用别的货币去买石油就更便宜了,所以大家就会去买更多的石油。更重要的是美元贬值之后,很多投资者就抛弃美元资产,换到另外的市场上去炒作。这个时候就会推高油价的上涨。所以尽管现在的油价还处在一个高位,而且可能还会进一步的推高,但这是一个脆弱的高。
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成品油批发价水涨船高。国际高油价时代,中国经济将如何应对?
刘戈:制订价格机制的政策 应在各方面因素中取得均衡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大家都在等待着原来的成品油形成的价格机制在起作用,在09年5月9号,我们通过了一个成品油的价格形成的方式。有了这个方式以后,也有几次涨价和降价。现在从09年11月20号涨价以后,已经有4个月再没有起用这个价格整合机制。
从现在来看,按照当时的价格形成机制里确定的连续22个工作日,40%的增幅,现在应该已经到了可以调整的机会了。但是按照那个条例说,是可以调整,不是必须调整,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所以到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新的调整政策的出台。但大家能有一些讨论的余地,比如说原来制定22天的时间是不是太长。因为这个时间和国际油价短期内巨幅振荡,时间上不合拍。所以有人说我们这个形成机制和国际油价之间是脱节的。
现在,这一轮新的油价已经超过了80美元,在这个情况下,政策怎么制订,大家在等待这个答案。此外,我们还要思考几个问题。一方面,如果我们跟着国际油价上涨,就会带来通胀的压力。如果我们不跟着国际油价上涨,又会形成一个倒挂,因为我们有一部分炼油厂用的进口原油的价格上升,现在成品油价格不涨,那么就必然会降低这些企业的生产积极性。现在,已经有一些炼油厂以检修的名义不生产了。这个时候,就会造成成品油供应紧张的局面。另外,现在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正在研究政策,就是怎么样让这两方面的因素取得一种均衡。
何帆:油价上涨 中国将受伤最重
(《今日观察》评论员)
油价一上涨,买油的各个国家都会遭殃,中国是受伤最重的。因为中国正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国内的石油不够,所以必须要去购买石油。此外,中国很多出口企业会受到影响。如果油价一上涨,我们又回到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就处在非常尴尬的状况。我们贸易条件在恶化。因为我们出口的商品都是制造产品,所以很难提高价格,因为它是充分竞争的。但是生产这些产品,就必须要购买石油和其他的源材料,而这些的价格是在不断上升的。
在金融危机之后,石油包括初级商品的价格都在下跌,所以我们的贸易条件暂时有所缓解。这也是中国现在出口有开始缓慢回升的一个原因。如果油价又开始上涨了,那么我们刚刚回升的出口又会掉到冰窟窿里。另外,尽管中国国内的油价和国际的油价还没有完全挂钩,但是中国很容易从国际油价上涨输入通货膨胀。PPI如果涨起来,会涨得非常的快,而PPI跟国际油价的相关程度是非常高的,一旦中国通货膨胀,就会对中国现在的宏观政策带来一个进退维谷的选择。
谢国忠:美国还是强调维持低息 也淡化了对资金收紧的担心
(经济学家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美国的就业情况有好转,对石油需求崩溃的担心就变淡了。美国联储显示,他们还是比较强调很低的利息,在比较长的时间里维持,资金收紧的担心也是淡化了,原来担心中国会收紧货币,现在看上去都在谈升值,而不是在谈加息。这个对投机的人也是一种鼓舞。
许小年:我们应尽快地收缩银根
(中欧国际工商学员教授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我们去年投放了那么多的信贷,政府开支的力度在短时间内突然地放大,给全球造成了一种印象,就是中国经济可以迅速地反弹又恢复高速地增长。现在,在全球的原油的增量需求中,中国占了一半以上。我们的货币政策,去年就是货币宽松,现在油价起来了,毫无疑问会增加我们通胀的压力,现在我们50%以上的原油消耗,都要从海外进口,中国的PPI(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国际油价高度相关。那么PPI又会传导到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现在我们能做的事情,尽快地去收缩银根。
刘戈:我们应在定价权里加入中国因素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石油的进口国,而且中国的进口石油的总量已经占到消耗总量的55%。所以中国石油的增量对于国际原油市场有巨大影响。很多国际炒家都在拿中国经济发展说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和铁矿石有着同样的问题,就是我们占有了巨大的总量和巨大的增量,但是在定价权上,和我们没关系。所以,现在考验我们智慧的时候到了。我们应该怎样在定价权里加入中国因素,同时,我们自己的国内定价的成品油定价因素,要和国际市场上既能产生一个优良价格的一种传导机制,同时又不会影响我们的经济,从而带来很多负面的因素。
何帆:中国必须从现在开始调整产业结构
(《今日观察》评论员)
有一个寓言的故事是温水煮青蛙,因为水温的缓慢上升,最后青蛙被煮死。据说,油价上涨10倍之后,消费才会改变。按过去70年代的经验来看。如果等到现在的油价上涨10倍的时候,中国人才觉醒,那我们买的就不是石油了,买的可能就是毒品了。所以,当油价涨到80美元、90美元一桶的时候,美国,欧洲和日本基本上还都能处乱不惊,那是因为他们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在调整他们的产业结构,我们不能等几十年时间,我们必须现在就调整我们的产业结构。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重播23:50-24:20;次日中午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