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国际评论

朝鲜换货币的复杂效应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朱克川
2010年01月18日11:30

  自朝鲜2009年11月30日宣布全面更换正在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以来,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朝鲜这次更换货币是其建国以来进行的第5次货币改革,以前每次都是因为货币流通状况不利于当时的经济与政治形势而实施的,这次也不例外。

  冷战结束后,朝鲜对政治和经济体制作了一些适度调整,如吸引外商投资,建立经济贸易区,扩大农民对农产品的支配权等。这些措施对活跃城乡经济,走出困顿的局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此过程中,朝鲜逐步感受到了引进市场机制对搞活经济的重要性,所以在2002年进行了一次更为大胆的改革:大幅度提高职工工资,同时提高市场物价,并压缩政府对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配给,鼓励各部门自己想办法增加收入。这些做法比较明显地改善了朝鲜的经济状况,平壤和地方城市出现很多类似中国农贸市场的“综合市场”。同时,对城镇居民仍保留了粮食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定量供给制度。这样就出现了国营商店和自由市场价格双轨并存的问题。在国家配给不充分,自由市场出现物价暴涨时,拿国家工资的人们与靠个体经商或其他非法手段致富的人之间就出现了差距。

  据报道,朝鲜政府当初规定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新旧货币兑换,换币的比例是旧币100元兑换新币1元,而且每人只能兑换10万元旧币,即只能换得1000元新币。一些人匆忙到黑市以旧币兑换美元、欧元和人民币,大批居民去抢购食品、衣物和家用电器等。

  上世纪70年代末朝鲜也更换过货币,那时靠隐蔽的办法积攒了很多钱的少数人,因担心追究过多货币的来源,不敢把成堆的纸票子拿出来兑换。但是,这一次不同了。尽管靠个体经营致富的人还不是社会的大多数,但他们的钱是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用自己的辛苦经营积攒起来的。

  一个多月来,朝鲜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百姓思想和恢复经济秩序的措施。据了解,朝鲜政府通过党政和社会团体的各级组织向居民解释换币的目的和意义,对新旧货币兑换的额度和方式也采取了一些灵活措施,并首先对工人和农民发放了比较充足的新币。“综合市场”的经营范围虽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规范,但国营商店大都开门营业,居民的购物欲望依然旺盛。很多人因1:100的换币标准而得到了实惠,他们觉得自己是这次货币政策的受益者。

  不过,朝鲜换币之后等于货币大幅升值,如果商品的生产与供应不能及时得到相应的增长,势必还会出现物价上涨。尽管这次换币会使一些暴富的人受到冲击,但只要多数老百姓感到生活更加有保证,这次货币改革就有成效。

责任编辑:Hengxiaoji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