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 > 国际评论

美国人存钱与中国出口有关吗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刘涛
2009年11月18日08:15

  对经济增长模式进行重新反思,或许是这次金融危机带给全世界的一份宝贵遗产。从中国方面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在进出口双双急剧下滑的情况下,国内消费需求呈现出较快增长态势,表明中国在“学会花钱”方面确实已做出了巨大努力。此外,综合各方信息来看,中国明年扩大内需的力度有可能还将继续加强。

  而从美国“学会存钱”方面来看,去年下半年金融危机后,美国个人储蓄率一度出现了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快速增长。曾成功预言到次贷危机的纽约大学教授鲁比尼甚至称,美国个人储蓄率最终将达到10%~11%。许多美国人相信,危机教会了美国人储蓄,美国可以靠自己的储蓄为本国投资融资,而无须依赖来自中国的资本。美国甚至还有可能转而成为一个出口大国,最低限度也足以大大降低来自中国的进口。

  然而,此次全球衰退并不如世人料想得那般严重。而美国个人储蓄率的回升也应主要归因于美国政府大幅减税和增加转移支付的短期效应,其后劲令人怀疑,可能只是危机中的昙花一现。尽管目前美国失业率还在上升,但美国经济复苏的大局基本可以确定。一般预计,失业率将在明年上半年见顶,届时,美国个人储蓄率还将进一步下滑。如果这一趋势延续下去的话,那么美国将重返透支消费时代,而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依然可以保持甚至扩大对美出口。

  但这绝不意味着中国出口企业从此便可高枕无忧了。一方面,代表工会利益的奥巴马政府即使不能通过提高美国居民储蓄来降低对中国商品和资本的依赖,那么它也完全有可能通过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护手段,以及对人民币升值施加政治压力等办法来打压“中国制造”。

  另一方面,对于外部环境整体转暖的中国出口企业而言,切不可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安于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本币升值和产业结构升级都将是大势所趋。晚动不如早动,早一步采取行动便可以牢牢掌握主动权,而不必受制于人。

  (作者系宏观经济分析师,节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11月17日)

责任编辑:李蕴贤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