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美国汽车行业受到重创。尤其是代表美国象征的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巨大受伤最重。在获得美国政府资金援助后,按照美国政府提出的条件,三大汽车巨大都开始“减肥消肿”。作为受伤最重的通用汽车公司在此背景下开始放风出售悍马品牌。今年2月份传中国买家有意收购悍马,6月份传四川民营企业腾中重工接近与通用达成收购悍马协议。此消息一出,就在国内炸开了锅,各种议论、意见纷至沓来。有坚决反对的,有拥护赞成的,也有认为是借此炒作作秀的。在平静了几个月后,日前,又有了腾中重工收购悍马的最新消息。
10日凌晨,四川腾中重工委托的新闻发布方称,10月9日,通用汽车与腾中重工宣布,双方就通用旗下高端全路面悍马车业务的出售签署最终协议。腾中重工委托的新闻发布方同时表示,交易的生效还有待常规交割条件的完成,以及中国和美国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或审查。(10月10日 新华网)。
看来此前认为是炒作的观点不攻自破。腾中重工收购悍马进入了实质性阶段,最后是否能够成功,“球”踢到了中美双方政府一边。而据中国新闻网的最新报道说,商务部尚未收到该案申请材料。对此,腾中重工表示已经报到四川商务厅,商务厅很快将上报商务部,一些人士估计最快一个星期将会有果。
笔者认为,美国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同意通用“卖马”应该不会有问题。剥离臃肿资产、包袱资产是美国政府此前注资通用的条件,悍马生产成本大,销量在不断下降,已经成为通用的大包袱和累赘;向节能、环保车转型是奥巴马政府对美国汽车业的要求。作为油老虎的悍马,完全背离了奥巴马政府对汽车业发展方向的政策,特别是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国际社会对减排、低碳呼声越来越高之时,作为既耗能又排碳量大的悍马,美国政府是力主脱手的。
中国政府主管部门(商务部)是否会、该不该批准腾中“买马”,应该具体分析。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此前之表态: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企业具有国际化视野,是正常的企业行为。但同时希望中国企业进一步了解国际化规则,了解业界发展趋势,作出审慎投资。根据此表态,笔者同时也认为,腾中重工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买马”,是非常正常的市场行为。腾中重工“买马”的目的、看重的优势等,集团总经理杨毅9日在签署最后协议时已经非常明确的阐述了。商务部不应该阻扰,如果没有十分充足的理由,应该批准放行。但是,对于其中的风险以及今后可能面临的经营困难,必须予以提醒和警示。
经营理念和文化差异上的碰撞,腾中重工需要认真思考。根据协议,悍马将继续由现任领导团队管理,金泰乐将留任悍马首席执行官。在加入悍马之前,金泰乐是卡迪拉克的总经理。腾中重工如何与其协调、沟通,遇到经营决策分歧以及利益冲突如何认识和解决是面临的第一个难题。
悍马后续巨大的财务资金投入,腾中重工是否能够承受得了,是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仅就保留美国3000个与悍马在美国销售和制造相关的工作职位而言,就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大家知道,通用是美国工人薪酬最高的企业,平均每个工人年薪在6万美元以上,3000个职位每年最少需要支付1.8亿美元,高于收购悍马的1.5亿美元,再加上在美国重新建厂的投资以及其他各种成本投入、管理费用,绝对是一笔巨大资金,不知腾中重工如何筹集。
经营上面临的巨大困难是首先要面对的。首先直面的是,悍马销量的大幅下降。从2006年悍马创下年销售8.2万辆历史高位后,可谓年年在下降,2007年下降到6.6万辆,2008年下降到3.7万辆,2009年上半年只剩下5000辆。腾中重工接手后,如果销量继续下滑,如果销量不回升,那么,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最终可能拖垮腾中。紧接着,就是悍马的转型,即:向节能、环保、低排放转型。这其中面临两个最大问题:一是转型后是否还是原来的悍马?悍马的特色、特点、优势会否丧失殆尽?这直接关系到悍马的品牌和未来的销售;二是这种转型需要的投入非常巨大,腾中重工是否有足够思想准备?
通用首席执行官(CEO)韩德胜周末(10月10日)在美国回答网友“为何让毫无汽车生产经验的腾中重工买下悍马?”质疑时的一段话非常耐人寻味:在悍马这个交易中,没有多少有意竞购的企业可供通用挑选,而腾中重工相对已经开出了“最好、最全面”的条件。他又透露,通用无意在出售后继续持有悍马的少数股权。一是没有企业买,只有腾中重工一个买家,二是要彻底卖掉,不留任何尾巴。既然悍马如此“好”、品牌如此响亮,为何那么多大企业都不买呢?通用又为何着急不留任何尾巴地卖掉呢?难道世界上那么多大企业以及通用都傻了吗?这些,社会各界在思考,腾中重工更需要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