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拥有信用卡吗?相信许多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而且其中手持数张者众矣。无疑,令人眼花缭乱的信用卡给消费者带来了诸多便捷,但随着银行滥发冲动的膨胀,其间滋生的金融风险也日益累积。
信用卡犯罪问题形式上在于违法行为,而根源却在于商业银行自身。据统计,我国信用卡的发卡量已经突破1.5亿张,普及程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位。信用卡量的飞速增长与各银行的倾力营销推广有着极大关系,某银行的口号竟然是“像卖白菜一样卖信用卡”。近年来,无论街头巷尾还是各大商场、写字楼,银行信用卡推销员的身影随处可见,不断翻新的优惠条件与随赠礼物成为吸引客户的诱饵。在不经意间,许多人已经成为数张信用卡的主人。
“商人无利不贪早”,各银行之所以会不遗余力地在信用卡市场跑马圈地,与其中丰厚的盈利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信用卡带给银行的收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年费、循环利息收入和商家返利。随着竞争的白热化,激战中的银行纷纷放弃了年费收入,“免年费”已经成为揽客的法宝之一。与此同时,精明的消费者也不会随意透支消费。调查显示,只有7.5%的用户可能使用循环信用。由此,商家的刷卡返利就成为银行关注的主要赢利点。根据业内规则,信用卡每成功交易一笔,安装POS机的金融机构就能稳赚商家返点10%的收入。因此,在扩张信用卡客户的同时,大力挖掘POS机市场成为银行在竞争中获胜的砝码,他们甚至不会放过杂货店这样的小型“阵地”。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信用卡业务在为银行带来丰厚利润与商业便利的同时,也在潜滋暗长之中提高了经营风险。然而,在竞争中愈战愈勇的银行却渐次放松了对风险的防范,为眼前的经济利益迷失了方向。统计显示,深圳发放的700多万张信用卡中,不良贷款率高达3%-4%,远高于个人贷款。除此之外,POS机的设置泛滥也为恶意套现行为铺设了温床。
在信用卡市场的恶性竞争中,银行淡化了对合作商家基本信用的调查,非法中介由此能够轻松拥有一部POS机,以刷卡消费的名义实现套取现金的目的。暗访发现,这些中介可在一分钟之内完成信用卡取现,并且其开设的网站还承诺安全合法、手续费低。持卡人通过ATM机等正规途径取现,不仅有额度限制而且还要承担偏高的手续费和利息率,若不甚逾期忘记还款,银行还要收取欠款的循环利息。相形之下,持卡人通过非法中介取现,成本相对低廉且手续简便。加之,调查取证困难、监管环境宽松等客观因素也大大降低了违规交易者的法律成本,最终让违法参与者乐此不疲。
其实,银行才是信用卡市场粗放发展弊端的最终买单人,它们前期降低门槛滥发信用卡无异于一场商业短视的风险之旅。由此看来,监管部门此时发布《通知》强化对信用卡领域的管理,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但是,只要有利可图,违法提现的冲动就不可避免、无孔不入。因此,在事后监管提现的同时事前的防范也不可或缺。韩国信用卡危机暴露出的就是银行事前监管不足的弊病,可资为借鉴。这需要发卡银行改进短视的考核机制,通过强化持卡人信用调查,及时跟踪POS机商户运作等措施提高信用卡的真实质量,是为维护正常金融秩序的重要前提之一,而适当限制银行授信额度上限更应是必要的监管条款。
日本悬疑小说作家宫部美雪出过一本名为《杀人信用卡》的小说,作者认为,信用卡是一列诱人搭乘的火车,旅客陆续上车,却不知最后的目的地是地狱。她提出一个概念:信用卡借贷就是银行对希望轻松达成梦想的人设下的经济陷阱。这种陷阱,最终也会祸及到银行和国家。近期,一种可以透支十万美元的超白金信用卡被商业银行面市推广,或许,这正意味着“地狱信用卡”号列车正在悄然驶来了。
(作者系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