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国泰君安证券2008年业绩大幅下滑,但计提薪酬及福利费用高达32亿元。一家3200人的国有控股公司,居然人均收入百万之巨。虽然公司声明“计提”并非实发,但仍引起舆论强烈关注,这种关注典型地反映了公众的一种至深担忧,即对国企及国有控股企业员工自肥的担忧。
眼下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我国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尤其是一些国有垄断行业和企业高工资高福利。而在这些行业企业内部,还有一个高管拿高薪的问题,高的年薪几千万元,低的也有数十万元。结果,公众指责他们行业高薪,而其内部又埋怨高管高薪。人们都在问:那些国有垄断行业和企业的员工、高管,他们真的值这个高价吗?
按有关部门的说法,现在国企高管薪资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具体讲与企业规模、经营业绩相关,高管高薪并非无缘无故,相反显得合情合理。高管高薪的另一个主要理由,据说是“与国际接轨”。现在全世界都是高薪聘高人,国企进入市场之后,自然不能自外于“高管高薪”惯例之外,否则当有人才流失之虞。
则公众的疑问恰恰在于,目前国企及国有控股企业多在垄断行业,处于自然垄断、行政垄断或市场垄断地位,即使真的赚了钱,但能否算作高管们的业绩?近年来,部分国企实施“走出去”战略,绝大多数损失惨重,即反映出国企竞争力不足,其在国内垄断经营的效率当不会高到哪里去,而所谓国企盈利很可能只是一种假象。凭存疑的业绩为由拿高薪,就有点勉强了。
至于“与国际接轨”,其实无轨可接。美国总统奥巴马昨日发布限薪令,把接受政府注资的银行和其他企业高管的年薪上限定为50万美元。而在此之前,奥巴马对华尔街兑现高管高薪的做法进行了谴责,直斥华尔街高管“无耻”。可见只要用纳税人的钱经营,高管薪酬就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可以单由市场决定。
按照个中逻辑,如何确定我国国企薪酬尤其是高管薪酬,就有了大原则。国企资本全部或部分来自全体国民,如果高管拿高薪,出资人自然分红减少,并给企业扩大再生产带来困难。因此,政府作为全民资产受托人,完全有理由对国企高管薪酬作出限制。
解决高管薪酬问题,还因为国企本身就内含诸多非经济因素。仅仅因为进入某个垄断行业,而非自己付出更多才智和辛劳,就可以拿高工资、享高福利,这有悖公平正义原则。而国企高管通常是有关部门任命的,进入国企后,他们仍保有“党管干部”身份,这也意味着,针对他们的“激励机制”不能是超高薪。
当然,国企也需要吸引优秀人才,激励机制不可或缺。奥巴马发布限薪令,立即引起企业人才流失之忧,但全民出资的企业,高管薪酬肯定不能简单“市场化”。如何使国企高管薪酬处于一个合理水平,同时又能持续提升企业竞争力,此一课题尚待探讨。对于广泛的社会关注,政府不妨视为切入问题的契机,并作出适当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