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证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正式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五省市将试点。此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下调至与企业一致。“可以预见,新一轮改革肯定仍将有更大的阻力”。
单纯看事业与企业的博弈,就数据显示而言,企业远低于机关事业单位,撇开一些强势垄断企业不说,企业与事业养老保险的这种较大差距,确实是社会之弊,颇似你吃米来我吃糠、你吃肉来我喝汤,实为不公。但此项本该博得喝彩的“事业单位养老金向企业看齐”的改革,何以公众依然质疑,依然不卖账,究其原因,当是“眼前有景道不得,公务员端坐在上头”。
于是,这基于缓和财政压力而在五省市试点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就缺少了一个公平的前提,公务员以其优越于企事业单位更稳定更牛气的收入状况,却游离于此次改革名单之外,不免令公众有“欺软怕硬”、“不敢拿自己开刀”的解读。要说国家财政吃紧,勒紧裤带人人有责,
首当其冲为国分忧的,就应该是公务员啊!公务员同时也是改革方案的制定者,改革成效的裁判员,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过来,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就要做表率才对。
更何况,凡是待遇享受,往往只能上不能下,从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事业单位升上去了的养老金保险费,你要让他降下来,这不合游戏规则。被割肉的当事者实难接受,因而普遍认为能顺利推行的“看齐”方案,当是就高不就低,而不能削足适履,砍高就短。通过大幅提高企业养老金来实现与行政事业单位退休养老金逐步并轨,这既不会触动事业单位人员的利益,也体现了社会分配的公平,这样才是真正的两全其美,绝不会引起民心震荡,只是这同财政吃紧的矛盾就更尖锐了。
所以笔者认为,这样一个改革试点方案,其用心无疑是好的,其施行也当是大势所趋,只是,如果不能更完善些,让纳入改革的名单更大范围更广,使改革前提不背负不公平的原罪,则必然推行起来举步维艰,甚至会遭遇既得利益者也即是那些事业单位的集体抵制,而使改革流产,而从社会心理效应上,又倒让人觉得公务员特权独享、成了高高在上衣食无忧的通吃赢家,强化了官本位,从而客观效果上变成劫贫济富,既保不了财政,又添了民心怨愤。
国人有恙:不患贫而患不均,那么,要让财政减负前行,先将改革前提按百姓呼声,来个“一碗水端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