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江宁区区委经研究决定免去周久耕区房产管理局局长的职务,原因是其擅自对媒体发表不当言论,在社会上产生了不良影响,调查表明他还存在用公款购买高档香烟的奢侈消费行为。(昨日《华商报》)
周久耕的所谓“不当言论”,是指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查处开发商低于成本价销售楼盘。
作为房地产行业的行政主管部门领导,周久耕此番言论并非“擅自”发表个人意见。无论周久耕对《价格法》的理解有无偏差,无论周久耕接受媒体采访有无失言之处,无论周久耕思想深处有无对现行政策腹诽不满,都不应该构成周久耕被免职的理由。周久耕关于查处地产商降价销售的言论,即使引起舆论哗然、网民愤怒、置江宁区于风口浪尖上,其本人也没有多大过错,欲加之“罪”,此“辞”勉强。
长期以来,中国官员的一大特色,就是无论职务高低、官龄长短、地域不同、岗位殊异,其讲话、发言、报告的风格、语气、措辞乃至内容都大同小异,民众斥之为官话、套话、空话。究其原因,当然有各级官员的本身素质因素,而根本所在,是“因言获罪”的所谓政治“潜规则”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本能反应。若有都像周久耕这样的下场,相信各级官员自此更加谨小慎微、小心翼翼,所有的言行都如履薄冰、斟酌再三,即使不放之四海而皆准,肯定也会王顾左右而言他。要是就此在老百姓深恶痛绝的官话、套话、空话之上,官场上再增加更多哼哼哈哈、支支吾吾、模棱两可的废话,老百姓对这样的官场生态可真就哭笑不得了。
其实,找了这样一个托辞来免去周久耕的局长职务,只是掩耳盗铃罢了。正像评论家曹林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弄了这么一个经不起推敲的理由,再给周久耕贴上“公款消费”的标签,表明既不是没有任何问题,又不是什么严重问题。这真是一个不大不小、不清不白、不痛不痒、不轻不重、综合考虑到各方“承受力”的解释。这个解释,既可以让周久耕解套,又可以让整个官场解套,但不至于影响到官员们的整体形象和既得利益。
倒是周久耕的10万元“江诗丹顿”手表、“凯迪拉克”坐骑,值得纪检部门好好查查,看看其中到底有没有什么猫腻。在水落石出之前,有关方面是可以先免去周久耕的局长职务,但请别以“言论不当”的名义。王清
(责任编辑: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