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交通运输部、国家税务总局四部门有关负责人6日联合就成品油价税费改革的背景、目标、内容及一些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中国青年报》12月7日)
尽管公众有理由相信,国家相关部门通过以答记者问的方式,可以帮助大家理解和明白燃油税方案有关细节问题,但笔者现在最为关心的是,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意见征求,能否真正把民意反映其中,进而得到修改和完善。
因为,刚结束的医改方案征求民意,给了社会整一个月的时间,而此次燃油税改革方案,仅仅给了公众一周的时间。显然,对于燃油税如此一项波及面大、利益影响大的重大改革举措,国家职能部门公开征求民众意见和建议的时间,明显有些仓促。
我们知道,燃油税最终方案无疑是利益相关方博弈与妥协的结晶。然而,在目前相关利益方的博弈与妥协中,民众主要看到的是,利益相关方的代言人在前台积极表演(譬如,云南楚雄交通规费征收稽查处处长杨凯以网友的身份发帖《燃油税改税需慎之又慎》,列出反对开征燃油税的14大理由,引起了权力层和舆论的高度重视),却看不到代表民意利益的组织机构或者代言人,来参与博弈,这一窘境不能让人感到忧虑和不安。
虽然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甫一露面,就收到建议数千条,其中不乏一些真知灼见,比如,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应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职工安置问题渠道不能模棱两可;还有,一升油征收1元“燃油税”,到底是如何核算出来的?以及大部消费者普遍认为,税负明显过重。等等。如果不把公众意见进行梳理,必然会影响到消费者利益在燃油税方案中的体现。
成品油价税改革涉及利益最广泛的是民众,最应该对方案发表意见的自然是老百姓。如果说行业利益、企业利益需要代言人的话,那么,公众更需要自己的利益代言人,代表这最为庞大的群体与部门利益展开充分博弈,最终把民意带到权力高层,从而使方案得到有利于公众利益方向的修改和完善。
哪么,民众的利益代言究竟在哪里呢?可能会有人认为,民众“抱团”上书,形成合力,可能左右到燃油税决策。前些天,来自全国各地的1773位车主,“联名上书”国家发改委,表示支持征收燃油附加税,但请求先进行成品油降价,再讨论、听证燃油税的开征事宜。可是,公民虽有权上书建议,但有关部门也可以各种方式回避公民的质询,所以,“联名上书”至到现在,国家发改委也未给任何答复。
除公众联名上书外,可能还有人认为,中消协是较为合适的消费者的代言人。在医方案征求意见时,就有论者要推选中消费协要担当公众的民意代表。但我却坚持认为,中消协更靠不住,原因是,中消协在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后,屡屡装聋作哑,任凭消费者“单打独斗”,鲜见其有任何作为。
至于谁最适宜担当民众的利益代言人,我觉得,人大代表是合适的选项。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权力,代表民意向相关部门提出意见是其名正言顺的权力,像燃油税税负太重、要求明确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时间表等,这类公众呼声非常高的民意,本就该由人大代表向权力机关表达或送达。
所以,笔者建议,现在,全国各地应尽快指派人大代表,充当民众代言人,专门对所管辖范围内的民众意见,进行梳理和总结,然后,将这些整理后的民意,直接送达国家发改委,让民意发挥应有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