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评论-搜狐网站
日月谈 > 民生评论

劳动报酬占GDP比例应适当提高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近日透露,他们正在起草一个政策方案,以增加居民收入,全面刺激国内消费。方案涉及多个领域的调整,包括调高个税起征点、大范围提高社会工资、建立对低收入阶层补贴的长效保障机制、提高住房货币补贴的标准等。

  全世界金融风暴急、救市忙,中国政府已宣布一个4万亿元救市计划,对稳定业界信心产生了很好的效果。现在再来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国内消费,应该是对我国救市政策的加持,对于增强市场信心、保持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意义。

  对于政府给城乡居民“加工资”,很多人持迟疑态度。工资的形成机制,有政策性因素,有市场性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政府的态度。企业工资主要取决于市场性因素,政府能够直接调整的,主要是行政事业性单位的工资。而企业尤其是私营部门、临时就业人员,工资收入增长方式较为复杂,有些未必能够获得相应增长。

  私营部门的工资水平,是由劳动力的市场供给状况决定的,但也不是没有观念和政策因素。在分配政策上,我们一直强调“按要素分配”。本来,生产要素既包括资本、知识,也包括劳动力。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恰恰是“劳动创造价值”。但我们所谓“要素”仅仅包括资本、知识,而把劳动力排斥在外,其价格有时到了靠最低工资保障的地步。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说,我们长期以来形成了高积累、低消费局面,城乡居民总收入占GDP比例偏低,政府财政收入比例偏高。有报告显示,中国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呈持续下降态势,已经从10年前的53%下降到2006年的41.4%。这个比例,发达国家都在50%-60%之间。我国国民财富的大头被政府和企业拿走了,其中又以政府所得为多。

  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一方面,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增加居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发展的目的是人,要让人民过上全面小康生活。探索一种劳动报酬增加的保障机制,提高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让用于进行劳动分配的钱多起来,让人们用工资过上小康生活,已经成为政府的当务之急。

  提高社会工资水平,还有一个缩小贫富差距的问题。在任何时候,富人总是有的,奢侈消费从未停止,富人的消费勿需刺激。真正的问题是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让一般民众和穷人口袋里有钱,这是刺激消费的真谛。但政府观念一变,政策一动,整个分配格局也会大变。不仅政府可以“让利”,私营部门其实也可以“让利”。

(责任编辑:李清)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奥运 珠峰 福娃 母亲节 印花税 火炬 日本 赵薇 外遇 股票 金晶 陈冠希 谢霆锋 CNN 中国足球 张柏芝 姚明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