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在过去4个月跌去了60%,国内成品油价格却纹丝不动。过去10多年里我们一再错失改革油品和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的机会,今天再也不能错过当前这个大好时机了。
最近一段时期国际油价虽时有小幅反弹,欧佩克虽宣布减产,但其基本价格始终停留在每桶60美元上下。
我国目前的成品油批发价和零售价换算成国际油价,也就是85美元至90美元/桶之间,而现在国际油价已跌破60美元/桶,国内外油价已处于“反倒挂”的格局。美国国内汽油零售现价相当于每升人民币4.43元,比中国国内93号汽油零售价每升低1.66元。
或许,中石油、中石化私下有这种想法:长期以来存在亏损,需要一个“弥补期”。但我们认为,无论是为适应国际油价,还是为配合国内抵御经济危机,国内成品油价格在近期肯定会跌,这是不可阻挡的市场大势。因此,我们认为当前油价不是最关键的问题,在目前国际油价大跌之时,最要紧的是需抓住机会完成国内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扭曲的能源价格机制难以真实地反映能源的稀缺性。当国际油价高位行走时,一方面国家财政在承担巨额成本,另一方面低廉的国内油价造成能源浪费;当国际油价在低位行走时,一方面巨额差价落入石油巨头腰包,另一方面大量下游企业承受超额成本,不利整个经济发展。因此实现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接轨,就是将更加合理地控制中国需求,转向发展新能源和节能技术。这样可使几大石油公司从过去扭曲的补贴、减税等运行机制中摆脱出来。这样石油公司就会成为亚洲最赚钱的企业,这对中国证券市场也将是个转折性事件。中国油价与国际接轨,还可降低国际炒家的炒作,以此稳定国际油价。
目前国际油价下跌是中国成品油价格改革的重要契机,成品油改革应分三步走:第一,加大力度理顺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包括油价、燃油税取代养路费等多种因素;第二,成品油价格要与国际价格接轨。第三,中国将最终全面推进能源要素市场的市场化,同时改革完善国内石油市场的监管体系,培养石油市场的竞争主体,让石油市场充分竞争。
这一切的改革最好在国际油价低位时进行,因为这将对我国经济正常运行冲击最小,而当前正是国际油价低位时期。10多年来,我国曾错过好几次机会,这一次绝不能再错过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