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审议的食品安全法草案增加规定,明确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由奶业风波引发的蝴蝶效应,使得当初有关暂停食品免检制度的行政决定,有望成为正式法律,但民众欣喜之余,或有更高期望:“不免检”能否从食品行业推广至所有市场领域,并最终审视免检制度的合理性。
商品经济发展迄今,用“极大丰富”来形容市场毫不为过。每天,有多少新产品亮相于消费者眼前;又有多少产品经历曾经的兴盛,慢慢走向衰落,最后消失于大众视野中。在这样的起起落落中,将所有产品包容的政府监管,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动态中,保持免检制度的长久生命力,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市场开放之初,“国优”、“部优”以及“免检”的标号,确实成了很多消费者选择商品的凭据。因为那时候,民营企业小荷才露尖尖角,基本还是国有企业产品一统天下的格局。之所以叫“产品”而不叫“商品”,就是当时企业主要是生产主导型而非市场主导型,重心放在产品迈出厂家大门之前的流程,这个流程,恰恰是政府职能部门最能发挥功能之处:产品质量检验、操作工序审核,等等。只要通过职能部门的认定,产品就可以冠以“合格”、“优秀”、“质量过硬”的标签,这是免检制度的初始。但从中可以看出,那时候的“免检产品”,属于政府认定还非市场认定,尚未完成从产品到商品的过渡。
时光荏苒,21世纪的中国市场,商品经济的成熟度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消费者的选择空间之大、可供挑选的商品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而消费者对商品的“挑剔度”,也在不断加大。在这个有“个性化消费时代”之称的市场,每个消费者心中都有一个对商品的评判标准,广告也好,“免检”也罢,都是消费指南的参数之一。
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一搏“免检”之名呢?在笔者看来,当下的企业争抢“免检”称号,其最终目的不再是针对消费者。因为在“免检”评选之前,一切消费终端已经铺就,销售与策划程序也按部就班,“免检”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推动作用。但获得“免检”,它依旧带来了客观的附加价值。如专家们所指出的,获得“免检”称号的企业,有奖励与重点扶持政策。
看来,免检制度实际上已经成为企业、职能部门、地方之间的三重博弈。但整个市场并没有从免检制度中太多获益。而免检产品出现质量问题的事例,不仅让消费者对免检制度的信任度减弱,也反应出企业把本应集中于市场的精力耗费在了“名牌评选”上,忽略了对产品质量的重视。
|